6.共產黨人的初心
1934年,三位女紅軍經過湖南汝城縣沙洲村,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女紅軍戰士看她很窮,臨走時,就把自己僅有一條被子剪開,把一半留給了這位老人。還告訴她,等革命勝利的時候,一定送一條完整的被子給她。這段往事讓徐解秀老人銘記了一輩子。她說,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7.“備份航天員”吳杰
最近,“備份航天員”的故事引起了熱議。他叫吳杰,從軍30多年,入選航天員隊伍20余年,始終堅守航天使命、追逐飛天夢想,一次次接受祖國的挑選,卻又一次次與飛天夢失之交臂。即便如此,他每次都是重新出發,時刻準備著,絲毫不懈怠。他自己的飛天夢雖然越來越遠,但中國離實現航天強國的夢想越來越近。(來源:人民網王凡,寨主有刪改)
8.不忘初心,就是力量
星云大師在84歲的時候說過:“我出家做和尚,是自愿的。人生經歷這么多挫折,始終不忘記,最初為什么要出家。生活很辛苦,只要你不忘記最初為什么開始,就心甘情愿。不忘初心,就是力量。”
9.扶貧干部黃文秀
因為責任在肩,所以干勁十足。扶貧是“苦差事”,回家幫老鄉脫貧致富卻是黃文秀內心的使命。從農村走出來,何苦要回到山里?面對一些疑問,黃文秀說,總是要有人回來的,而我就是那個回來的人。心中有多少責任,腳上就沾多少泥土,從跑遍村子所有貧困戶到手繪全村地圖,從學習當地方言以便與群眾溝通交流到帶領村民修水泥路、發展特色產業,黃文秀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心里裝著群眾、一心為了百姓致富。正如她的一位學妹所形容的,“‘文’在心,‘秀’于行”。黃文秀想的、干的,老百姓看得見、記得住,鄉親們稱贊她“一個非常好的第一書記,為村里做得太多”。
10.種樹、育人,初心不易
前不久讀報,被兩位老人的故事深深感動。退休老教師葉連平,退休近三十載仍堅守三尺講臺,為學生義務補課,被譽為余熱生輝的“鄉村燭光”;蒙古族老人班都,生活在氣候干旱、環境惡劣的沙漠邊緣,年逾八十仍堅持打井挖河,引水灌溉,像呵護孩子般照料著沙漠中的胡楊。育人、種樹,不一樣的選擇,卻有著一樣的堅守。
兩位耄耋老人看似單調的堅守,卻收獲眾多點贊。在他們身上,那種為了心中目標而不吝付出的純粹,那種甘于奉獻而不畏清苦的精神,令人感動,也啟人思考。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