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互聯網誕生至今才僅僅50年,卻毫無爭議地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它誕生的意義,不亞于“蒸汽機”之于第一次工業革命,不亞于“電”之于第二次工業革命。
互聯網,從形式上看,是一種創生、共享的信息集成平臺。
當今的我們是通過手機、電腦等硬件設備瀏覽、查找或創生、共享信息,而古人雖然沒有這么高的科技,但從某種程度上說,“書”就是古人的“互聯網”。
從先秦到明清,無數經典的“書”在作者們苦心孤詣地“創生”之后,被共享到了從《詩經》到《紅樓夢》這些知名信息集成平臺上。
下面,不妨以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為例具體說明。
經過多年的行走考察與慘淡經營,司馬遷將他所感知的“人與人、人與事、人與自然”等“互動的”歷史“連接”在一起,編織成了一張豐富多彩的網,擁有著“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的氣魄!
“十表、八書、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等框架是司馬遷所創生的“互聯網”中的“節點”。通過這些“節點”,對“上計軒轅,下至于茲”中那些典型故事感興趣的人都可以通過《史記》這個紙質創生、共享的“平臺”瞬間“跳轉”到相對應的“鏈接”上,如《荊軻刺秦王》《鴻門宴》《廉頗藺相如列傳》等。
因此,雖然互聯網誕生才僅僅50年,但是“互聯網思想”卻誕生了數千年。
記得宋初名將曹翰在《內宴奉詔作》一詩中曾說:“臂健尚嫌弓力軟,眼明猶識陣云高。”眼下,我們在慶祝互聯網誕生50周年之際,我們更應該一起去思考,思考下一個50年里,我們該以怎樣的姿態合理利用互聯網的資源和思維,建立自己的個性化互聯網?
網絡千萬條,合適第一條。南轅若北轍,親朋兩行淚!
我想,“方向”是我們的“鼠標”,“態度”是我們的“鍵盤”,“堅持”是我們的“主頁”。
那時,也就是互聯網誕生100周年之際,我們已經年近古稀。
那時,如果還沒有擁有自己的“局域網”,那將是十分遺憾的。只能拄著拐杖在江邊來來去去,滿心惆悵,哀嘆“折寄遙憐人似玉,相思應恨劫成灰”的悲傷曲調。
不過,只要我們真切努力過、追逐過、擁抱過整個的過程,也算不枉此生了。
正如2019年春晚的歌曲《我們都是追夢人》所唱:“最美的風景是擁抱。”建立過自己的互聯網,連接過自己與時代的獨特“網頁”,便是鐫刻在我們此生中最美的風景。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