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態濃意遠淑且真, 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 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 翠為?葉垂鬢唇。
背后何所見? 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云幕椒房親, 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 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 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 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 賓從雜遝實要津。
后來鞍馬何逡巡, 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 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 慎莫近前丞相嗔!
《舊唐書·楊貴妃傳》載:“玄宗每年十月,幸華清宮,國忠姊妹五家扈從。每家為一隊,著一色衣;五家合隊,照映如百花之煥發。而遺鈿墜舄,瑟瑟珠翠,璨瓓芳馥于路。而國忠私于虢國,而不避雄狐之刺;每入朝,或聯鑣方駕,不施帷幔。每三朝慶賀,五鼓待漏,靚妝盈巷,蠟炬如晝。”又楊國忠于天寶十一載(752)十一月為右相。這首詩當作于十二載春,諷刺了楊家兄妹驕縱荒淫的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時政的腐敗。
成功的文學作品,它的傾向應當從場面和情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不應當特別把它指點出來,作者的見解愈隱蔽,對藝術作品來說就愈好;而且作家不必要把他所描寫的社會沖突的歷史的未來的解決辦法硬塞給讀者。《麗人行》就是這樣的一篇成功之作。這篇歌行的主題思想和傾向倒并不隱晦難懂,但確乎不是指點出來而是從場面和情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的。從頭到尾,詩人描寫那些簡短的場面和情節,都采取象《陌上桑》那樣一些樂府民歌中所慣常用的正面詠嘆方式,態度嚴肅認真,筆觸精工細膩,著色鮮艷富麗、金碧輝煌,絲毫不露油腔滑調,也不作漫畫式的刻畫。但令人驚嘆不置的是,詩人就是在這一本正經的詠嘆中,出色地完成了詩歌揭露腐朽、鞭撻邪惡的神圣使命,獲得了比一般輕松的諷刺更為強烈的藝術批判力量。詩中首先泛寫上巳曲江水邊踏青麗人之眾多,以及她們意態之嫻雅、體態之優美、衣著之華麗。辛延年《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長裾連理帶,廣袖合歡襦。頭上藍田玉,耳后大秦珠。兩鬟何窈窕,一世良所無。”《陌上桑》:“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焦仲卿妻》:“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回環反復,詠嘆生情,“態濃”八句就是從這種民歌表現手法中變化出來的。《杜臆》:“鐘云:‘本是風刺,而詩中直敘富麗,若深不容口,妙妙。’又云:‘如此富麗,而一片清明之氣行乎其中。’……‘態濃意遠’、‘骨肉勻’,畫出一個國色。狀姿色曰‘骨肉勻’,狀服飾曰‘穩稱身’,可謂善于形容。”前人已看到了這詩用工筆彩繪仕女圖畫法作諷刺畫的這一特色。胡夏客說:“唐宣宗嘗語大臣曰: ‘玄宗時內府錦襖二,飾以金雀,一自御,一與貴妃;今則卿等家家有之矣。’ 此詩所云,蓋楊氏服擬于宮禁也。”總之,見麗人服飾的豪華,見麗人非等閑之輩。寫到熱鬧處,筆鋒一轉,點出“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則虢國、秦國(當然還有韓國)三夫人在眾人之內了。著力描繪眾麗人,著眼
(陳貽焮)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