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wei
1.天下健者,惟有足下。(《譚嗣同》)
2.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琵琶行》)
[例解]用作副詞。表示限于某個范圍,相當(dāng)于“只”。
3.今數(shù)雄已滅,惟孤尚存。(《赤壁之戰(zhàn)》)
4.原其理,當(dāng)是為谷中大水沖激,沙土盡去,唯巨石巋然挺立耳。(《夢溪筆談》)
[例解]表示限于某個范圍,相當(dāng)于“只有”“只是”。
5.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例解]表示祈使或命令,相當(dāng)于“希望”或“請”
6.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資餼牽竭矣。(《殽之戰(zhàn)》)[例解]表示動作行為的根據(jù)與緣由,相當(dāng)于“正因為”“只因為”。
7.其以義理相咨訪,孜孜焉唯進(jìn)修是急,未之多見也,況流俗乎?(《問說》)
[例解]用作助詞,常與“是”搭配成固定結(jié)構(gòu)“唯……是……”。“惟”“唯”“維”作為虛詞使用時,古時可以通用。
為wei
1.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例解]“為”在文言中經(jīng)常用作動詞和介詞,也可以用作助詞。用作動詞,意思是“做”。還可作判斷詞“是”用。這些都屬于實詞范圍。用作介詞。除表被動外,一般讀去聲。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為“向”“對”等。
2.當(dāng)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zhàn)》)
3.公為我獻(xiàn)之。(《鴻門宴》)
[例解]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可譯為“替”“給”等。
4.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例解]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dāng)”“等到”等。
5.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序》)
[例解]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可譯為“為著”、“為了”。
6.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庖丁解牛》)
[例解]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于”。
7.有決瀆于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五蠹》)
8.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9.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赤壁之戰(zhàn)》)
[例解]表示被動關(guān)系。讀陽平聲,可譯為“被”。“為”所引進(jìn)的是動作行為的主動者;有時亦可不出現(xiàn)主動者;有時跟“所”結(jié)合,構(gòu)成“為所”或“為……所”。
10.如今人方為刀俎……何辭為?(《鴻門宴》)
[例解]用作助詞。讀陽平聲,放在疑問句之末,表示詰問,前面有疑問代詞跟它呼應(yīng)。可譯為“呢”。
焉yan
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ㄑ桑涸谄渲校?/p>
2、不復(fù)出焉。(焉:從這里。)
3、非夫人之物而強(qiáng)假焉。(焉:從別人那里。)
4、永之人爭奔走焉。
5、然力足以至焉。
6、始而慚焉,久而安焉。(焉:對此)
7、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焉:從這里。)
8、五人者,蓋當(dāng)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焉:在這件事情上。)
9、吾聞庖丁之言,得養(yǎng)生焉。(焉:從這里面。)
[例解]兼詞,相當(dāng)于“于之”、“于此”、“于彼”。10、且焉置土石?
11、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12、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
[例解]哪里,怎么。
13、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14、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15、今其室十無一焉。
16、雖雞狗十無一焉。
17、請致電上海領(lǐng)事而救先生焉。
18、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19、悲予志焉。
20、則牛羊何擇焉?
21、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
[例解]作語氣助詞,用于句末。
22、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23、而小儒規(guī)規(guī)焉以君臣之義無所逃于天地之間。
[例解]作詞尾,相當(dāng)于“然”、“......的樣子”。
24、謹(jǐn)食之,時而獻(xiàn)焉。(焉:它,指蛇。)
25、惟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寫的這篇文章。)
26、猶且從師而問焉。(焉:他們,指五人。)
27、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焉:他們,指五人。)
28、非曰能之,愿學(xué)焉。(焉:它,指作小相的事。
[例解]相當(dāng)于“之”。
29、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例解]作語氣助詞,用于句中,表示停頓,無義。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作文網(wǎng)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guān)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地圖 | 服務(wù)協(xié)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lián)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