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學寫作文遇到的最大困難莫過于"沒有東西寫"了。老師出了個題:《難忘的一件事》,小朋友往往會抓耳撓腮,想不出一件難忘的事;老師請同學寫一篇《我做對(錯)了》的作文,同樣的,不少同學感到困難重重,無從落筆。這是什么原因呢?
我認為,問題出在我們沒有養成收集作文材料、積累作文材料的好習慣。古人云:"書到用時方恨少。"意思是,平時很少讀書,等到要表達的時候,才感到自己書讀得太少,顯得力不從心。同樣的道理,如果平時不去觀察生活,不去積累作文的材料,等到寫作文的時候,當然會苦于"沒有東西寫"了。
人的智力有高低,天賦有差異,然而,即使聰明過人的人,如果他缺乏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缺乏生活的積累,到頭來還是些不出什么好文章的。那些知識淵博的學者、作家、詩人,之所以文思敏捷,能出口成章,下筆成文,是他們不斷積累,不斷提煉的結果。
唐朝詩人李賀,七歲能賦詩,人們稱他為"神童"。其實,他的成就除了天賦條件之外,主要得益于他平時的勤奮和積累。他每天吃過早飯,背上破舊的布囊,騎驢出門云游,觀察生活。一旦有所得,他立即記在紙上,投入囊中。晚上回到家里,再選擇、歸類、整理。天長地久,他積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他運用這些素材,加以創新,終于寫出了不少為后人傳誦的名篇佳作。
明末清初的學者陶宗儀,常常用樹枝作筆記本。平時,只要有所聞,有所見,有所感,有所得,就馬上摘下一片樹葉,把三言二語記在上面,然后裝進甕里,甕滿了,就埋在樹下,十年之后,他積累了十多個甕。后來,他把甕挖出來,將樹葉上的資料作了分析、歸類、整理,終于寫出了著名的《輟耕錄》三十卷。
中國古人是這樣,外國人也是如此。俄國著名的作家果戈理年輕的時候,就十分重視積累寫作的素材。十二歲時,他已經上中學了。他坐在馬車里,一路上注視著每一個經過的人,又把每一個人的神情、服飾、走路的樣子等飛快地記在筆記本上。在學校里,他做完功課之后,又常常去觀察不同性格地同學。休息日里,他經常手持筆記本,到街上去觀察各式各樣地人。他那厚達四百九十頁地筆記本上,記錄著著名作家地談話,記錄著歷史掌故和地理知識,記錄著各地的民情和風俗典故,也記錄著他自己的所想所感。可以說,這是一本"萬寶全書",奠定了他寫作的基礎,為他后來的創作鋪平了道路。
由此,我們得到啟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們從小要養成這樣的好習慣:身邊備一本筆記本,作為自己的"作文材料倉庫"。凡平時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以及自己的親身經歷過的事,都可以儲藏到這個"作文材料倉庫"里去。
我們要注意的是,作文材料倉庫里,不能雜亂無章,亂七八糟,還要分門別類,這樣做是為了便于存放和尋找。比如:
人物類(爸爸、媽媽、老師、同學等)
記事類(校園里發生的、家里發生的、馬路上發生的等)
狀物類(家用電器、文具、生活用品、玩具擺飾、植物等)
寫景類(春、夏、秋、冬景,都市街道、農村、田野等)
語言類(諺語、歇后語、警句、名言等)
建立作文材料倉庫,既可培養自己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和分析能力,又能為自己隨時隨地地提供好的作文材料,真可以說是一舉數得。
"作文的材料要靠平時積累。"只要我們持之以恒,積累作文材料,鍛煉作文本領,功到自然成。到時候,你就不愁"作文沒有東西寫",也就不愁寫不出好文章來。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