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周圍事物和身邊生活,學生觀察前,要提出觀察要求,并進行相應指導,觀察后要寫觀察日記,培養學生在觀察事物的同時分析事物的好習慣。觀察是一種復雜的多側面活動,不能單用眼睛,要耳、口、手、腦并用,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蘇聯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亦是把觀察作為作文教學的基礎,認為觀察作文能夠使學生產生“鮮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語言”和“創造精神”,這三者是科學的作文教學的“支柱”。教師如果忽視觀察能力的培養,而一味地在語言形式上下功夫。離開社會生活,離開學生的思想感情,離開文章內容,大搞孤立的、繁瑣的、機械的字、詞、句的訓練,將會使學生陷于文字游戲之中不能自拔。其結果,與主觀愿望恰恰相反,語言能力難以提高,作文能力只能止步不前。
其次,指導閱讀——積累語言。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我要求學生課本上的優美詩文必須熟讀成誦。向學生推薦課外書報目錄,激勵學生大量閱讀各種題材、各種體裁的課外作品,讓學生充分感受祖國優美語言文字的魅力,在愉悅的心境中學習豐富多彩的表達方式。對學生的閱讀范圍進行指導,鼓勵學生大量閱讀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和名家名著。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要瀏覽、精讀相接合。要指導從閱讀中積累材料、即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摘錄優美的詞句,學習、吸收良好的寫作方法,必要時要求強記下來。這樣,學生作文有了取之不盡的材料這一堅實的材料基礎,加上創作的欲望,何愁學生不寫,沒內容可寫?
第三,多用激勵語言。寫文章是一件苦差事,學生的每一篇作文都是他們心血的結晶,是他們努力的結果。要把積累的知識、信息變成自己的表達能力就必須多寫,因此,它沒有任何的秘訣。小學中高年級作文指導中我要求學生除每周寫觀察日記或讀書筆記外,還要寫一篇課外小作文,但是學習寫作有一個過程,不可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當學生進行一段時間的艱苦練習之后,如果看不到什么成績,得不到老師的肯定與鼓勵,就會逐漸喪失信心,變得把每周的小作文練習當成一種沉重的包袱。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