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拉著走:示范引路,激發興趣,交給方法。
1、麻雀解剖,縱橫兼顧。
學生學習修改作文,前提是要“眼高”,即解決認識問題,明白什么作文是好作文,怎么寫就不好。平時的閱讀教學,大多是帶領學生精讀課文,學習作家的成功經驗,這實際上就是從欣賞的角度解剖麻雀。應該說,經過較長時間的精讀訓練,學生能積累起較為全面的欣賞眼光,所以,作文評改時的麻雀解剖應以學生的中等作文為主,這樣更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更方便指導評改方法。評改前,教師告訴學生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是一個非常有效率的工作。比如,在內容上,中學生普遍存在專注自己的小圈子而忽視大社會的狹隘,存在著親近歷史名人而疏遠現實熱點的偏頗;在表達上,中學生普遍存在著記敘文多敘述少描寫的習慣,存在著議論文喜舉例怕說理的毛病;在主題上,中學生普遍存在喜歡人云亦云或故作驚人之語的習慣,普遍存在著就事論事或隔靴搔癢的現象;在語言上,中學生普遍存在口語化習慣,缺少典雅或精彩的書面表達追求。對這些現象心中有數,就便于學生在修改作文時及時發現問題。
解剖麻雀的方法是作文評改示范引路的有效選擇,它能很好地實現由知到行的轉換。教師在瀏覽一部分學生作文后,選擇有代表性的作文投影到墻上,然后分不同角度共同修改。要考慮的問題主要有兩個層次:首先是一般性要求,如內容是否符合題意,選材特點,中心是否鮮明是否突出,結構是否合理,語言表達是否準確簡潔精彩,個性特點如何等;其次是針對性要求,每次作文訓練都會有一個側重點,這個重點要求在作文中表現如何,應單獨挑出來分析。
麻雀解剖重在細,要把學生作文認知水平能承受的問題都指出來,可以按上述不同角度讓學生先講,再由教師補充,以求全面。麻雀解剖貴在深,當發現一個問題后,要引導學生思考,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優點應分析其經驗,如果是缺點應設想怎樣修改。經過這樣的一“橫”一“縱”,學生不僅能領會作文評改要評什么,還能懂得怎樣改,這里面有眼界問題,也有能力問題,終究會積累成學生的作文素養,成為自主修改作文的堅實基礎。
2、師生擂臺,激發興趣。
師生設擂臺評改作文,是提高學生評改作文興趣的創新之舉。每一次這樣的活動都是同學們極其興奮的事情,在這樣的氛圍中,全然沒有了教師獨改作文的枯燥,沒有了學生對作文評改超然局外的隔膜。對于教師而言,設計比賽的方法要有明確的目的性,重點要考慮的問題如:一、在分組上,可以把學生分兩組,教師作為另一組,這樣,讓比賽的過程主要成為學生對學生的競賽,教師參與只是為了烘托氣氛以及必要的啟發和補充;二、在計分上,每發現一個宏觀問題計5分,每發現一個中觀問題計3分,每發現一個微觀問題計1分,講錯不扣分,這種計分方法,意在引導學生積極發言,而且要優先思考宏觀問題;三、提倡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一并思考,針對一個問題,能分析其產生的原因,能指出好的修改意見,都能得到和發現問題相同的分數;四、可以讓作者參與裁判,當發生爭論時,誰講得有理,誰講得不太合理,首先聽作者的意見,再由老師分析評價,這樣既讓作者能真正領會評改的意見,也能讓全體學生從老師的結論中提高認識,當然老師的意見不需絕對化,應該允許不同意見的存在空間。
從師生共同解剖麻雀,到師生設擂臺改作文,相同點在于公開和共同,目的是為了讓同學們在教師參與下相互對話,相互學習,共同提高,不同點在于,教師的身影逐漸淡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加強。
二、指路走:調節難易,培養自信,梯度進步。
3、挑剔名作,加強自信。
給名家作品挑毛病,我們一般不提倡過多地進行,因為我們的著眼點主要是欣賞其長處,汲取其營養。但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自主精神,提高學生評改作文的自信,也可以有針對性地偶爾為之。
比如,《過秦論》是流傳千古的名作,學習課文時,人們習慣認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是秦滅亡的原因,也是本文的中心。但課本選取的只是作者原作中從開頭到“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部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引導學生反思:這篇課文的中心目的和內容之間是否吻合?反復閱讀課文后有同學發現,作者要表達“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而課文內容主要在講秦是怎樣取得天下以及陳涉起義迅速滅秦,既沒有講秦“仁義不施”,也沒有指明“攻守之勢異”,這就明顯地存在著內容和觀點不對應的問題。大部分老師在這里總是牽強附會地把材料和觀點聯系起來堅守陳見,但學生發現到的這個問題畢竟無法掩蓋。其實,教師完全可以借此問學生: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顯然,文章不可缺少兩個方面的內容:秦是怎樣“仁義不施”的,“仁義不施”又怎樣導致“攻守之勢異”的。(這部分內容恰恰是選文截掉的后半部分)這里,利用課文節選上的疏漏,讓學生對這篇名作進行評改,同學們為自己能發現課文的問題而激動,很有成就感,大長了自信心。
學生每一篇作文幾乎都會有語言表達不嚴謹的地方,借對名家名作的評改可以大大提高學生推敲語言的自覺性。如讓學生看《<物種起源>導言》第4段:“關于物種起源的問題,如果一位博物學家,對于生物相互間的親緣關系,他們的胚胎的關系、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質期內出現的程序等等事實加以思考,那么,我們可以推想得到,生物的種,和變種一樣,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的,而不是分別創造出來的。”學生研讀后很快發現這段話不合邏輯。這段話的意思是:如果博物學家去思考,我們就可以推出一種理論。這顯然不正確,應改為:關于物種起源的問題,一位博物學家如果對生物間的親緣關系,它們的胚胎的關系,它們的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質期內出現的程序等等事實加以思考,就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生物的種,和變種一樣,是由別的種演變而來,而不是分別創造出來的。
相對于評改學生作文,學生對發現名家名作的毛病更感興趣,而發現名作的毛病需要更高的眼光和更強的自信,這種眼光和自信恰恰是作文評改的關鍵。
4、分步分項,突出要點。
學生一開始嘗試獨立評改作文,有兩種調節難易的過渡性方法:首先是化整為零,分步分項評改;然后是抓大放小,突出主要問題。
所謂分步分項就是把對作文的整體評改分步驟按不同項目評改,為此,教師先要引導學生設置一個分步分項評改表,這個評改表是學生評改作文的框架,正因如此,評改表內容的設定要充分體現新課標理念,科學反映作文訓練的重要因素。
傳統作文評改一般都針對知識和能力進行,新課程理念的三維目標中,過程和方法怎樣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怎樣引導,都應成為評改內容的重要維度。比如,寫前構思環節是提高作文檔次的關鍵,為了讓學生養成充分思考、精益求精的習慣,可以要求學生在具體作文前,在作文本上寫出三種以上寫作方案,比較后選出或整合出一個最好的方案,再擬出詳細提綱。對此,作文評改時應重點關注,作為對過程與方法的評價和引導。
評改表格的內容設定要科學反映作文訓練的重要因素,首先要走出高考評分方法的誤區。不客氣地說,高考作文按基礎等級內容20分、表達20分、發展等級20分的評分方法既無科學性也無可操作性,純粹是少數象牙塔里的專家想當然的結果,這種似是而非的評分項目設置,把內容與表達本應屬于第一位與第二位的關系當成了平行關系,把發展等級與內容、表達本應融合一體的關系人為地割裂開來。有兩點可以充分說明這種評分方法是荒謬的:一、假如嚴格按這個標準打分,學生寫任何一個題目,都默寫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或某位作家的杰作,應該至少得40分:內容得0分或多一點(因為其不符合題意),表達20分(因為其無懈可擊),發展等級20分(因為其登峰造極);這就是忽視內容第一性的結果。二、看所有人的高考作文實際評分記錄,無一例外都是三個很接近的分數累積成了總分,難道這三項得分必須也必然是接近的嗎?那些專家想的是從幾個方面考查,累積成總分,而實際上由于分項不科學,老師閱卷時常常是反其道而行,先想出總分,再裝模作樣地拆成三個接近的分數;這也是實際操作中發展等級必須依附基礎等級的反映。這樣抨擊高考作文評分方法,確實是其貽害太多,許多教師就是按這種方法來進行平時的作文評分的,這既不能真正反映學生的作文水平,也不能在評改中引導學生發展作文能力。筆者在帶領高一學生制訂評分表格時,內容和分值是這樣設定的:寫前構思有廣度有跨度、提綱清晰20分,立意合理、新穎10分,內容充實、新穎20分,語言簡明流暢、有文采20分,情感真誠5分,思路清晰、結構合理10分,標點符號規范、不寫錯別字10分,認真書寫5分;以上總分最后乘內容是否符合題目內涵的恰題系數(0~100%)。這種設定突出了作文訓練的關鍵性因素,沒有發展等級項,是因為發展等級不是空中樓閣,它其實已經在各個方面反映了出來。應該說明,隨著訓練目的的變化這個設定也可以相應調整。比如,當訓練不強調審題時,恰題系數的因素可以不考慮;當訓練有某一方面側重點時,自然應該把該點的分值大幅增加。
分步分項,針對的是學生分析問題不全面、整體評價難度較大的基礎條件,目的是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突出重點,建立在全面分析的基礎上,評改時,對作文總體上心中有數,而評價只突出其主要特點、主要毛病。在一定意義上說,訓練學生迅速發現主要特點和主要毛病的能力更加重要。因為當作文在宏觀上產生變化時,微觀上的許多問題就已不復存在;而且,培養學生宏觀著眼的能力可以在更大尺度間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久負盛名的英語教學專家杰里米?哈默在其所著的《怎樣教英語》一書中強烈反對精批細改,他認為,勾勾劃劃過多,不僅增加評改的負擔,也使學生覺得習作很糟糕,無法集中精力在緊要處修改,從大的方面自我完善。杰里米?哈默的認識是非常精辟的,作文評改從大處著眼,不管對作者而言,還是對評改者,都是更具效率的事。
三、看著走:還原主體,縱深探究,自覺自省。
5、相互評改,合作探究。
學生相互評改,是把教師從包辦作文評改中解放出來的有效方式,也最能體現合作探究的精神。有的老師已經在嘗試由學生相互評改,主要有兩種做法:一是兩人互改,好處是便于交流;二是把一個班級分為若干個小組,每次輪流由一人評改,好處是便于發現共性問題,便于選出質量較高的范文。
為了彌補一個同學評改作文認識上的狹隘,較好的做法是把每一篇作文讓兩個人共同評改。簡便的方法是由作者找到兩個信任的同學進行評改,也可以在班級分組后由兩個人先后評改。如一則以劉翔運動生涯曲折歷程為材料的作文題,一個同學的作文主體部分有三個環節:超越夢想需要自信;超越夢想需要勤奮;超越夢想需要知識。對此,兩名同學修改時就出現了不同意見:甲同學認為“作文內容豐富,分析深刻,結構整齊”;而乙同學則認為“作文主體部分邏輯不當,思路不清,原因就是第三部分內容‘超越夢想需要知識’設置不合理,甚至前兩段也次序不當,建議如果從超越夢想的條件方面寫,根據材料可以寫超越夢想‘需要勤奮’、‘需要自信’、‘需要勇氣’”。很顯然,由于有兩個同學的不同意見相互補充,這篇作文的評改就更到位,更深入。
相互評改最需真誠的態度。面對同學的作文,評改者應坦誠己見,不虛美,不掩過;作為被評者,首先應虛心聽取意見,在此基礎上也完全可以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很多情況下,意見不一時的爭論探究,更有益于雙方認識的提高。
6、自評自改,自覺自省。
作家寫出好文章,不是靠別人修改的,在大部分情況下,甚至連別人的意見也聽不到。學生畢業后在生活中自己寫一些文字,也很少有別人幫著修改的。葉老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指出:“作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應為,自能作文,不待教師改;教師之訓練必做到這一點,乃為教學之成功。”③可見,學生“能獨立修改自己的文章”,不僅是課程標準的要求,更是在生活中完善自我表達的需要。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