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好多的同學在臨近考試的時候不知道怎么辦,最終導致考試暈場,在這之前我們拼命的看其實這樣的放大既浪費時間和精力又起不到很好的作用我們現在小學作文大部分都是以記敘為主要的,我們應該借助技巧,開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寫作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套案例。
讀懂提示明確立意
審題能力實際是考生必備的一種能力,牽涉到篩選、提取信息,進行理性分析,然后綜合、歸納、概括、提煉能力的考查。“上海市中考作文分項相加評分表”第一列第一句就是:題意理解正確,中心鮮明,可見“題意理解”的重要性,而“題意理解”實際包含了作文提示語的理解和作文題目的理解。
-關于作文提示語
我們同學在動筆前,一定要先仔細閱讀這些提示語,因為它不僅僅是寫作要求的提示,有時候它還是一種寫作思路的提示。
-關于作文題目
每一個作文題目中,都有一個決定作文中心立意點的詞語,我們可以把它稱為“主題詞”。如果作文題是一個詞語的話,那么它的主題詞通常就是題目本身,如《喝彩》、《我》等;很多時候作文題是一個短語,甚至一個短句,那么研讀題目,找出主題詞,進而挖掘主題詞所蘊涵的思想、情感就顯得尤為關鍵。如2000年的《我也銜過一枚青橄欖》,作文題中的主題詞是“青橄欖”,青橄欖的特點是先酸澀后甘甜,就如同我們成長過程中歷經磨難方能采摘到的成功果實,推敲出這一點,文章的中心立意點恐怕也就不言而喻了。但是,審題到這里,遠沒有結束,我們還必須進一步探究題目中的“我”、“也”、“一枚”等詞語的作用。“我”,說明文章該以第一人稱寫,寫自己的經歷;“也”,是針對那年閱讀文章《好吃的蘋果平凡的臉》而言,是以讀引寫;“一枚”,說明只要寫一次收獲。只有將這些因素綜合起來考慮,我們的審題過程才算完整,題意才有可能理解正確。
因此,我們說,作文題目的審題,不僅要準確找出主題詞,還要逐一推敲題目中其他詞語的修飾限制等作用,要將它們進行綜合全面的思考,忽視任何一個詞都有可能造成審題偏差。
重視語言的積淀量
語言是思維的載體。“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思想,語言流暢,有一定表現力”,是中考作文中語言能力應該追求的目標。但是,語言能力不會一蹴而就,它的提升需要大量的閱讀積累,需要反復的實踐運用,然后在潛移默化中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并逐漸使自己的語言變得豐富。
一般而言,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離不開修辭手法的準確運用,比喻、排比、設問等都是同學們經常接觸的,那么寫作時不妨適當的運用一些,它們可以使你的文字煥發光彩。如“生活是一部電影,一部沒有主角而又人人是主角的電影;生活是一首樂曲,每個人都是跳動的音符,缺了誰,樂曲都不會動聽;生活也是一盤棋,人人都是其中的一枚棋子,雖然每枚棋子的位置不同,但它們都在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又如“時間好比一條無形的河流,它無聲地流過每一個人的身旁。時間如同一位公正的法官,它公平地對待每個人的是與非。”短短的兩三句話,精彩凝練,又穿透哲理,使文章深意疊出。
要使文章富有表現力,我們還不能忽略描寫的作用。人物描寫、環境描寫;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等等,都可以在構思時下一功夫琢磨。要使語言富有表現力,我們也不妨“移花接木”,將古詩詞經典,乃至廣告語、流行歌詞等移接到自己的文章中,使文字顯得生動活潑。如魯迅《社戲》中的“至于我看那好戲的時候,卻實在已經是‘遠哉遙遙’的了……但在我是樂土:因為我在這里不但得到優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句中的“遠哉遙遙”、“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恐怕要比“很遙遠”、“免念《詩經》”生動許多。
這里要特別提醒同學們的是,語言的通順、流暢在于寫作者自己思想情感的真實流露,而不在于套背一些華麗的詞藻。語言依附于思想才有生命,否則,再華美的詞句也是空洞乏力的。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