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幾樣作文素質,很能解決作文“老大難”問題。應注重如下幾個亟需習慣、起碼追求:
一、勤于閱讀記誦
閱讀對作文的作用是巨大的!閱讀對于寫作的作用一般來說是“熏陶”、“浸染”、“潛移默化”的,對興趣的培養,感情的陶冶、思想的熏染、收獲的教會、知識的灌輸、技巧的汲取、語言的磨礪、應是一種長期的、無形的“滲透”。學生在閱讀中對審題、立意、選材、布局、謀篇、造句……或者說“字、詞、句、篇、語、修、邏、文”及語感等,都能有大量的見識,有了這大量的見識,然后作文才能在借鑒中求異,在模仿中創新。書法家沙孟海回答怎樣寫好字時說:“要眼中有好字”。我們也可以移用于怎樣作好文上:“要眼中有好文”。寫作須以閱讀為先導,“勞于讀書”才可“逸于作文”。見多識廣,才能寫得豐富、生動,有真情實感、真知灼見。
因此,廣泛閱讀是語文最大量且最重要的“作業”,成為作文不可不具的重要素養。
二、造語求新避俗
我們一旦動筆寫作便應有這樣一種追求:力戒文章語言的趨同現象,避免在詞語選用、句式結構、語氣語勢上大同小異、千篇一律,要把根據自己的語言特點,構建富有個性化的語言表達,作為寫作上的一個重要的努力方向,力使自己文章的語言或雅致凝練,或嚴謹理性,或俏皮幽默,或優美詩意……真正做到憑空逗巧,意外出奇,既生動精彩又與眾不同。作文時應該自問:寫作中有什么因素比語言更致命呢?求新避俗,不茍言語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作文素養。一旦有了提筆下字便求新避俗的追求或習慣,才能迅速提高感悟語言和調遣語言的能力,才能形成個性語言。
語言避俗求新的途徑多得不可勝數。
1、想象修辭——追求形象
海德格爾有句名言:“語言是人口開出的花朵”。
巧設比喻,以求形象生動;鋪陳排比,以增奔瀉氣勢;擬人摹物,以求逼真生動;大膽夸張,以顯飛揚靈氣;多用設問,以求啟人深思;反復吟哦,以抒綿綿之情。
不說“我很悲傷”,而說“我心靈的天空一直下著雨”;不說“女人和男人應有平等的社會地位”,而說“女人應是一株木棉,和橡樹并立在一起”;不說“沒有錢”,而說“囊中羞澀”,說“與孔方兄無緣”,說“‘老人頭’不多”……
“對旺角的多家書店,我和一桃以懷素草書的筆意一路草過去,但有時也不免駐足留連。”
——比喻創新別致。
“窗口一閃而逝的年輕面頰便在這深深的秋意中濃濃地開放,開放出燦爛的青春。”
——擬物生動陌生。
“羞嗒嗒的音樂朗誦會,正在火辣辣地開。”
——擬人摹狀,別具新意。
2、整散句式——追求參差
“才美不外露,已屬難能可貴;大智大愚,更是難上加難。……有麝自然香,已變成了令人發噱的天方夜談;無麝放假香,才是處世真理”。
“為什么她喜歡綠色呢?雖然五光十色纏繞了她的半生:紅色的火熱,土黃色的坎坷,灰色的挫折,黑得如此沉重的偏見,以及白得如此刺目的冷漠,但她在任何時候對綠色——象征生命、希望、純潔的顏色,有著不抑制的憧憬。”
——能整能散,參差別致。
整句工整而呈氣勢,散句曲折而顯舒緩;整散交錯,可參差流轉。
3、幽默詼諧——追求情趣
如一位考生論證“當代中學生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必須十份重視課外閱讀”,有一段對死摳課本、死記硬背的調侃,變敘述為描寫,幽默風趣:
誠然,在考分的壓力下,學生不得不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課程教材上,于是乎彎腰駝背兮“孔乙己”,雞胸鶴腿兮“林黛玉”,雙眼昏花兮博士倫,挑燈夜戰兮功課如山,許多人陷入了應試操練的怪圈。
議論語言中作生動的簡筆描寫,而且模仿楚辭,插入“兮”字,讀來紆曲含蓄、意味深長,以一種輕松戲謔的筆觸表達著嚴肅的態度,攪拌甜酸苦辣于一“鍋”,繞有興味。
“如果把書的封面比作女人的臉,一個‘抓人’的書名,是放電的媚眼;一位名作家的芳名,是誘人的櫻唇;封面其他部分的花花綠綠,是女人臉上的姹紫嫣紅。敢于素面問世的圖書,一般內容有真貨;敢于素面朝天的女人,大多是真美人兒。”(何玉興《圖書比女人》)
有人寫道:“明末清初直到傳教士馬利竇第一次帶來世界地圖時,王公大臣們強烈要求把中國擺在中間,否則,是可忍,孰不可忍;頗有些倚天不出,誰與爭鋒,普天之下,舍我其誰之感。”
這樣的文字,幽默、活潑、俏皮,能讓人耳目一新,身心一爽。
幽默、詼諧、調侃,體現智慧。如果能適時地“幽他一默”,可使文章陡增亮色。
4、精言警論——追求理性
“大地在雪下做著純潔的夢,春天來把這夢實現。”
“占領春天的空曠要比擠進夏日的蔥蘢更容易。”
“正是對春日做功利打算的人,才最可能擁有一個豐饒的秋天。”
“惟有在我們的心靈世界里,一朵春花可以永不凋謝,一股春風可以永遠吹拂,一陣春雨可以永遠淅瀝,一縷春暉可以永遠明媚。”
這些語句之所以受到喜愛,主要在于它們不是客觀地呈現生活,而是寄寓了一種思想;它們不是對思想的明示,而是把它蘊含于形象之中。人們在閱讀時,既能獲得啟迪,又能有一種審美體驗的愉悅。概要地說,這些簡短質樸的語句里有著靈動并美麗的思想。
魯迅在有些東西因有違文學創作的審美要求而不能寫進文章時說:“可以畫毒蛇和蝎子,但不能畫鼻涕和大便。”
余光中提醒各位:“當你的女友改名為瑪麗,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薩蠻》?”“一片綠葉,飽含著它對根的情誼;一句祝福,濃縮了我對你的祝愿。”“政治牢騷,中文清高,物理深奧,歷史推敲,數學坐標。”
這些文字,姿容別致,理趣盎然。
有理性的警論,或直陳利害,義正詞嚴;或嬉笑怒罵,入木三分;或針砭時弊,酣暢淋漓;或多方設喻,增其靈氣。
5、直引化用——追求意蘊
恰當引用一些詩詞典故名言警句諺語俗語歇后語順口溜等,增加作品的文采,豐富文章的文化底蘊。例如:
“聆聽‘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故事;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情懷;品味‘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無限忠誠。我發現,我與他們的心近了。”
這些有所引用的文字凝練形象,以少勝多,拓展了思考聯想的空間而饒有蘊意。
……
語言表達的避俗求新,方法多樣,難以枚舉,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懂得因人因事因情因景因時因地而有不同的“我”的寫法,力求“語言陌生化”,讓習見的內容以一副陌生的面孔出現,使語言表達異于常見的用濫了的表達。“語言陌生化”所竭力對抗的是沉悶與死板、老一套和人云亦云。
克服語言的套版反應,講出有個性的“我”的話,應成為語言表達的一種追求,以期養成習慣而成為素養。
三、選材小處著眼
如今的作文題(含“話題”作文題),常具“開放型”特點,雖然離不開“現實、理性、人文”這六個字,但涵蓋范圍非常寬泛,作文取材非常靈活,主題指向非常發散。擇須由己,寫作前,特別是初學寫作者,須針對題目,重視“選點”,這應是寫好作文的戰略關鍵。選“點”時,從小處落筆,文章會更有針對性和感染力。先是“大”中求“小”。具體方法有三:
1、添一添
在原來作文題目中采取假定添加限制性定語的作法,盡力縮小寫作范圍,明確寫作的關鍵所在,使自己的思路盡可能地向著規定的方向集中發展。如題目“燭光”,就可以采用添加成分法縮小寫作范圍:
樓道里的燭光
那夜的燭光
兒時的燭光
燭光中的感動
燭光之憶
……
從范圍、對象、內容、時間、地點、性質等方面進行限制后,文章的選材指向會更加明確、集中,便于寫作的順利進行。
2、斷一斷
如題目“仰望”,可以形成很多判斷:
這是我的仰望。
人,總要仰望點什么
人生不能沒有仰望
我在仰望中重拾信心
人靠仰望把情致鋪展成悠遠的閑云
……
以某個概念作為話題中心或寫作中心,是開放性作文命題的慣常之舉;遇到概念型題目,若能將概念變成判斷,即以一句簡明、深刻、概括性的話語表述概念的特性、作用等,就可從小處、實處打開我們的思路,進而大題小作或虛題實作。
寫議論文——這些經過提煉的判斷語句可以作為文章的中心論點。
寫記敘文——這些簡明、深刻的判斷語句可以作為統攝全文材料的中心。
這些判斷語句極能促成“大題”的“小作”。
3、問一問
圍繞文題,自己多方設問并找出答案,是縮小寫作范圍、打開寫作思路的有效方法。其中,多方提問是方式,是手段,而自找答案并逐漸聚焦于某一個或幾個“點”才是目的。
如作文題“多思”,可以這樣思考:
什么是多思?
誰的多思?(我、我倆、老師、父母……)
多思是怎樣培養起來的?(父母的教育、朋友的帶動、書的影響……)
多思的作用有哪些?(是求知獲藝的先導,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是攀登科學高峰的動力……)
多思能夠使人擺脫淺薄,走向睿智吧?
……然后回答以上問題,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思維逐漸深入,較小的寫作切入口也非常容易確定。
需要指出的是,化“大”為“小”并不是自改原文的題目,而是從一個最有利于寫作者的角度去爭取寫作的主動權,搶占獨特的切入制高點。
反映主旨則“以小見大”。曹勇軍說:“抓住生活瞬間的一點,從一個角度切入進去,用充滿靈性的語言穿透生活的表象,給復雜一些簡單,給膚淺一些深刻,給困惑一句答復,給結論一些動搖,給生活一個造型,給心靈一次彈跳……”(曹勇軍《熬出自己的語言老鹵》)
以“小”見“大”就是選出小的角度,小的題材,在有限的篇幅里,開掘出深廣的思想內容,具體地說,就是寫作者根據一事一例、一情一景,小處著眼,發幽探微,深入發掘,翻出大些的主題:在敘事寫景中透視出些人生哲理,透過平凡的現象品味出不平凡的真諦,從細微和局部的描述中顯露出龐大的整體,從日常生活片斷、小故事中提煉出非常的意義,從細小的場景中揭示出事物的某些本質。這樣,文章便深刻,實在,耐讀。
短短的千字作文,也只有寫“小”,才能寫“深”。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