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
水從高原流下,自西向東,流入渤海。渤海的一條魚逆流而上。
它一會兒越過淺灘,一會兒沖過急流,穿過湖泊中層層的漁網,躲過了無數水鳥的追逐。它不停地游,最后越過山澗,擠過石罅,游上了高原冰川。
然而,它還沒來得及發出一聲歡呼,瞬間就被凍成了“冰魚”,但它仍然保持著飛翔的姿勢。
“這的確是一條勇敢的魚,它逆流而上,沖破重重困難,終于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地,雖死無憾。”一位年輕人感嘆說:
“它沒有正確的方向,它極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一位老者嘆息說。
注意: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②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③不要脫離材料的寓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④不少于800字。
《“執迷”不悔》
渤海的魚逆流而上,沖過淺灘,劃過激流,越過魚網,躲過追逐,穿過山澗,擠過石罅,游上高原,猶如過五關斬六將,最后雖在高原之巔凍成冰,但結局之悲壯也掩蓋不住它的光芒。“執迷”如此,才是真正追夢者的姿態;無怨無悔,正是屬于勇士的豪邁。高原就是目標、理想、志向,這條魚就是曲折道路上勇于奮進、不惜犧牲的勇士。【這個思路是對的,但是手法太生硬了,用“如果說高原是……那么這條魚就是……”會好點。只需加個關聯詞就不像是設定方程未知數了】。我欣賞這樣的勇士,敬佩這種勇者精神。
執迷不悔,是執著堅定,也含著一味決絕。“溯洄從之,道阻且長”。要做到,道路愈加,人就愈加癡迷。“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仕途遇到大波折,因戲為《檄英王雞》文,被高宗怒逐出府,出游巴蜀,途徑滕王閣,依舊發出如此豪言壯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忠事楚懷王,胸懷報國之心,一生卻屢遭排擠,但仍有堅韌之心。【這個完全可以只寫一句話。“即使被楚王疏遠仍說路漫漫……的屈原也是如此”】
執迷于路途,不悔于結束。
執迷,是對于過程的執著。路途的光輝并不一定比結局的黯淡。蘇軾一生仕途坎坷,“烏臺詩案”更是猶如晴天霹靂,他坐牢103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最后雖然躲過此節,但從此之后多次遭貶,最后雖被召回,卻死在北歸途中。然而路途的坎坷卻造就了蘇軾詩文上的輝煌成就。赤壁三篇更是重中之重,流傳千古。【“不悔于結束”在這個例子里沒體現出來,“九死南荒吾不恨”是現成的】
不悔,是對于結果的淡然。執迷而后能不悔,也是一種灑脫。“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一吐長安三年的郁悶之氣,從長安南下,遠離了腐敗的朝廷,他從此執迷于浪漫詩意的世界,鐘情于山水,寄情于明月。“酒入豪腸,三分嘯成劍氣,七分釀成月光,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這是真正的灑脫。面對路途中艱險的淡然,亦需要一種達觀。縱然帳外是“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帳內也要“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這是樂觀、曠達。縱然狼狽遇雨,也能高吟一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是豁達與瀟灑。【這段一口氣跳躍了三個人物但沒有交代,且蘇軾和前文重復,不妥。此處缺一段升華,沒能讓文章提升到更高層次,可惜。】
執迷不悔,追求的就是對于過程的享受,而非功名這般可遇而不可求的結果;執迷不悔,跨越了路途上的艱難險阻,獲得的是心境上的超脫與開闊;執迷不悔--追夢的姿態。【有點偏了。不悔不是只要過程不要結果,而是相信自己所堅持的東西,是理想主義,“亦余心之所善,雖九死其猶未悔”】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