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篇中考高分作文《凝聚》為例,來分析它的破題思路和行文構思。
《凝聚》
帽子里塞著厚棉,凝聚著沉甸甸的愛。--題記
天氣越發冷了。女兒在縣里讀高中,放假才能回家。母親心里有些不安:“她爸,妞妞會不會凍著?咱們做頂棉帽送過去吧?城里的帽子好看,怕不頂用,也貴……”“別瞎操心了,我明兒去看看。”
奶奶聽說媳婦要做帽子,大老遠地趕過來,帶來一床棉被:“外面棉花不好找,用老棉實在些。”母親有些遲疑:“您這腿?”奶奶擺擺手:“不妨事,老毛病了,被子薄點不礙事。”說著便帶上老花鏡,湊近被子,專心地拆起棉被來,嘴里還絮叨著:“妞妞好長時間沒回來了,我心里想得慌……”
傍晚,忙活了一天的父親帶回了一小卷麻布:“我打聽過了,這種料子做帽子最好,軟和透氣……”父親臉上是難掩的疲憊。母親濕了眼眶,趕緊低下了頭。
愛,在小小的帽子上,開始悄悄凝聚。
挑著一盞煤油燈,母親連夜趕活。燈下,光影搖曳,映得母親的臉忽明忽暗。她佝僂著背,一針一線密密地縫,揉碎了滿腔的愛意,縫進了細密的針腳中。夜深了,父親醒來:“她媽,先睡吧。這可傷眼!”母親回頭笑:“不妨事,做慣了的。”她揉了揉有些沉重的額頭,揉了揉有些酸澀的眼,聽著窗外呼呼的風聲,有捏緊了手中的針。
天色將明,那橘黃的燈光才漸漸暗下。
帽子做成了,結實溫暖的布,厚厚的棉花,細密的針腳,凝聚著家人濃濃的關愛,顯得愈加厚重。可縣城那么遠,家里人都沒去過,怎么把帽子交到妞妞手里啊?鄰里的大叔知道了,笑呵呵地說:“給妞妞送帽子,我去,前些年也是我把她送到縣城里的呀,那學校,我認識!”說話間,就套上了車:“放心,我快快送去,不讓咱妞妞凍著!”大叔接過棉帽,一臉鄭重。
馬路上,一輛馬車駕駕地奔跑著。父親站在路上,直望到馬車沒了蹤影:“唉,她大叔年紀也不小了。”
當妞妞拿到棉帽時,心中莫名地感到沉甸甸的。她摩挲著厚實的帽子,凝聚著多少人愛心的帽子啊!她鼻子有些酸澀,趕快戴上帽子,笑得合不攏嘴:“太好了,我真喜歡!”
那年的高考,妞妞在作文里寫道:“凝聚親情,收獲關愛;凝聚關愛,收獲溫暖;凝聚溫暖,收獲感動。感動是那份濃濃的沉甸甸的親情!”
畢業后,妞妞把珍藏的棉帽帶回家中。她將感激的目光投向母親、父親、奶奶和大叔,心潮起伏。后來,那頂帽子一直留在妞妞枕邊,她叫它:“凝聚的愛”。
正因為愛的凝聚,生活才溢滿感動。
點評:這篇文章講述了在一個冬天里,一個在縣里讀高中的女孩子,全家人為了給她準備一個保暖的棉帽,一起動手精心準備,在嚴寒里為孩子送去溫暖的故事。這是一件看似再簡單不過的小事,無非是家里人給孩子準備衣物,關心孩子的生活瑣事,但是小作者卻寫的細膩真摯,打動人心,將一個看似很抽象的話題--凝聚,變得具體真實起來。小作者把家庭給予她的關心與愛“凝聚”在了一頂小小的棉帽上,從媽媽提議給孩子做棉帽,到奶奶趕來給孩子拆棉被,再到爸爸忙活一天去買合適的麻布,一系列人物都在為這一頂小小的棉帽付出著真摯的情感與愛,然后小作者將筆墨進一步聚焦在媽媽連夜趕制棉帽的過程中,詳細渲染媽媽縫棉帽的情景,讀來真摯感人,之后作者并沒有就此收筆,這頂棉帽最后由大叔駕著馬車從老遠的山村送到孩子手中時,這棉帽的溫度已不僅在于它是奶奶被子里的棉花,不僅在于它是爸爸精挑細選的麻布,更在于它是全家人對孩子的愛的溫度。
所以根據引導語我們可以有所寫的范圍,當同學們在這個范圍中選定出要寫的主題(親情的溫暖),選定凝聚的主人公(家里的親人),在思考如何凝聚時,同學們可以借鑒這篇行文的思路把它凝聚在一個實物上,這樣會使本來抽象的情感變得真實具體起來。同學們不妨借鑒這樣的思路課下練筆嘗試。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