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網專稿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銘記
“七十六年、12。13、八周、三十萬”,南京,幾個數字歷歷在目,沉重,揮筆不動……金陵之地,十朝古都也。受此大辱,實為國之痛,我輩當銘記。而人皆浸于雙十二之樂、圣誕之歡、盼元旦之喜、春節之吉,只少數人吊唁。
汝可知蜀之亡乎?其由乃君臣皆忘卻前人之事矣。丞相本布衣,茍全性命于亂世,是由先帝猥自枉屈,三顧丞相于草廬之中。丞相遂出山,輔佐先帝十六年,至白帝城托孤。丞相夙夜憂嘆,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南中剛定,又北伐魏都。期間改革內政,養精蓄銳,數年安逸。后主亦罷后宮,留正宮。朝廷君臣悉深追先帝遺詔,銘記先人恥辱,國方興盛。
五丈原帳中最后一盞燈滅,丞相亡,國危矣。費祎蔣琬連逝,只皓專政。后主立后宮,久忘先主遺德,驕奢淫逸,國名存實亡。數年,鐘會入川,鄧艾渡劍閣,達姜油城,川軍無斗志,不戰自降。又取綿竹,直逼成都。后主自縛,見艾,艾曰“彼可知因何亡耶?后主不知。艾曰”皆因汝輩忘卻前人之事矣!‘后主未懂,以至后司馬昭問:“彼思蜀否?”后主笑:“此之樂,不思蜀也!”
忘卻前人之事,可亡國耳。反之則興也。
比起后主,文帝景帝未忘前人之事—始皇之暴,造長城,修靈渠,建宮殿,挖皇陵……國民苦難,百世之愿,二世便亡。文景吸取教訓,減輕徭役,免除肉刑,農耕之時以身作則,以德化民,至國家安康。
洪秀全銘記清政府之腐敗,籠絡人心,創拜上帝會,嚴格治軍。使太平軍融入無人之境,奪清之城猶探囊取物,清之將皆插標賣首。惜后入金陵小天堂,建太平天國,天王思想改變,只記起貪圖享樂,止步不前,天京事變,國亡也。
銘記,國當盛。忘卻,國當衰。南京先輩,酹酒一殤。此不才所以銘記,而興中華之職份也!
初一:王子煊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