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是學生學習的啟蒙教育階段。啟蒙教育對人一生發展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關于如何搞好學生的啟蒙教育,又尤其是語言文字的教育問題,教育專家、學者的論述比比皆是。教無定法,我認為只要能適應兒童身心發展,取得積極的教學效果的教法,都應該是值得肯定的。現就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談一點本人的淺見,純屬班門弄斧,貽笑大方。
一、注重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
細節決定成敗。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事業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而習慣的養成往往定性于學生的啟蒙階段。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應成為小學低年級教學的重中之重。對于剛入學的小孩子來說,好動活潑是他們的天性,自控能力極差,往往知道該怎么做,但就是無法控制。這就要求我們低年級的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循序漸進,從點滴抓起,逐步積累。時時注意給孩子以提醒,切忌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同時,教師也應做好表率作用,因為六七歲的孩子模仿能力極強,在學生的眼里,教師的地位是神圣的,教師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都將成為學生模仿的榜樣。如黑板上整齊規范、一絲不茍的板書;聽學生發言時的姿態;說話的語氣等,都是學生模仿的標本。
二、多種途徑,激發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首先應努力做到的是讓學生喜歡自己,從而喜歡自己所教的學科。只要學生真正喜歡上了語文,想不學好都難。
1、運用靈活多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快樂中獲取知識。
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多彩的畫面,動聽的音樂,親切的語言,有趣的游戲等,都能激起他們的興趣。所以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多利用直觀教具,生動形象的畫面,多媒體資源,有趣的游戲等多種途徑進行教學。如:課前律動:12拍拍手,34點點頭,56拍拍肩,78扭扭腰。22伸伸臂,34搖搖頭,56跺跺腳,78快坐好。講故事,做游戲,猜字謎等都是極好的激趣手段。總之,教師要想方設法,變著花樣把學生引入課堂的軌道上來,讓學生每節課都感到新鮮。
2、多表揚鼓勵,給學生以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的自信。
沒有人不喜歡受表揚,低年級的小孩子更是如此。“你真行!”“你真棒!”“想不到你這么能干!”。。。。。這些話不需要拿錢去買,我們老師何苦要吝嗇呢?教育學上的皮格馬塞翁效應就是最有力的印證。說不定我們輕意的一次施舍,就能讓學生從此找回自信,造就一位科學家呢!
三、品《課標》,研《教材》,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標》是教材編寫的指揮棒,也是出題人命題的依據。作為教師,在教學之前,細細地品讀《課標》,明確《課標》對該年級乃至整個小學階段的要求。在此基礎上,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的脈絡框架,目標要求,重難點,才能在教學中做到胸中有數,對癥下藥,有的放矢。
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是字詞的教學。一二年級的識字量特別大,如果教師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枯燥無味,甚至厭學。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善于引導學生發現并掌握漢字的結構規律,多種方法識字,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加一加,減一減;自編兒歌;謎語;自編故事等方法,讓學生去主動識字。有位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懶”時,編了這樣一個謎語:“一個負心漢,拿了一束花”。學生便輕松地記住了這個字。在學習“琴”字時,學生經常把“今”寫成“令”,有老師就編了一則故事:“今天兩個國王見面后,要彈琴奏樂。如果兩個國王見面后就發令,那可就慘了”。這樣一來,學生就很少再寫錯這個字了。
四、家校配合,齊抓共管,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當今社會有一個極普遍的現象,村小完小學生越來越少,中心校城里學校學生越來越多。究其原因,并非村完小教學質量太差,實乃外出打工,就近入學惹的禍。現在農村的孩子,多是留守兒童。由祖輩隔代撫養。能做好管吃、管穿、管住“三管”就不錯了,學習讓其自由發展吧。這對小學低年級來說也算是一大優勢吧,孩子小,多數父母都要留一個人在家照管。因此,我們必須把握住機會,利用開家長會,家庭走訪等方式,讓家長和學校配合起來,學校布置的作業,每天爭取讓家長監督學生完成,至少可以讓家長給學生作業簽字,讓學生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這樣齊抓共管,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