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章需要作者的人生體驗與情感去充實,而情感與體驗的基礎就是日常生活里的所見所感所聞。因而,書寫一篇優秀的高中作文需要:
一.厚積薄發在點滴,要注重積累,才能有感而發。
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學生要寫好文章,沒有素材是不行的,故而我要求學生多看新聞,多看報紙,關心時事。或是多聽講一些小故事,目的是讓學生陶冶性情,而且還要幫助學生積累寫作文的素材。同時,我提倡學生多閱讀報刊,增長見識,開闊視野,如《語文報》、《中國青年報》、《文摘報》、《文萃》、《作文報》、《語文世界》、《作文通訊》等,還要求學生作讀書筆記,積累典型的素材。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把報紙上他們感興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來,寫讀后感,寫評論文章,加旁注等。一位作家在給兒女的詩中告誡:“應知學問難,在于點滴勤。”
近年來,話題作文以其主題的開放性、題材的豐富性、文體的多樣性而備受命題者與學生的青睞。話題作文的材料有的既是話題的引語,又是對作文內容的提示語和寫作范圍的限制語。吃透了材料、抓住了關鍵之處就能順藤摸瓜,搜尋到話題材料中隱含的命題者的意圖,如對寫作對象、范圍、中心的提示和限制。在話題作文面前,如果學生有了充分的積累,手上有了許多可以下筆的材料的話,那么學生就有了充分展示自己才情的機會,真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二.見他人之所未見,言他人之所未言,勇于突破常規思維。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我心之所極,將于風云而并驅矣。”作文亦是如此。積累到好的素材,也要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把別人的東西轉化為專屬于自己的東西,這樣作文才能推陳出新,更上一層樓。
在語文和作文教學中,師生都習慣于用“社會衣服”和公共套子去閱讀去寫作。禁絕個性語言和多元解讀的結果是學生們不敢關注自己的生活和生命的質量,不敢大膽張揚個性揮灑青春。因此,在生活化創造性作文教育中,注重感受生活和熱愛生命的情感培養,順應創新意識培養,創新生活感受能力和生命情感的培養。
三.精彩的語言,鮮明的文學形象,繪出繁花似錦的佳作。
請看高考滿分作文《蝶變》(節選):
“誰不期盼破曉的綻放絢爛一季的輝光?誰不渴求籬下的花艷奪魁滿園的榮耀?誰不夢寐蒹葭的雙生雙息羨煞湖光的瀲滟?誰不欣賞蝴蝶曼妙輕盈的舞姿、動人的旋律之下婉轉的飛旋,又有誰徹悟了蝶變的焦灼、等待,臨近破繭時耐不住的狂躁,好似一躍而生出溫柔一刀的牢籠,然而那守不住一季的莊重之蝶,在破繭期未到便提前賞覽景致的頃刻,斷翅的斷翅,無觸的無觸,殘缺的身體孕育了一年的包容卻抵擋不住這一季的浮華。”
真可謂是妙筆生花,語言優美動人。僅以文章開頭為例,三個句子構成了排比的句群,既總領全文,提挈下文,同時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詩意。不枝不曼的語言,形容古代美女,常道多一份則肥,少一份則瘦,形體適中,恰倒好處,本文的語言正是這樣,這是作者長期積累語言的結果,十年磨一箭,功到自然成,理所當然成為傳誦的佳作。
畫家齊白石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藝術離不開一個借鑒模仿的過程,但不能生吞活剝、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課文中的名句名篇,應該提倡學生借鑒,學以致用,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正是如此。佳作之所以成為佳作,是因為文中有很多的閃光點,而這些閃光點正是由各種不同的語言構成的。因此,注重在作文的開篇和末尾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可使文章生色不少。再者,要營造富有詩意的藝術畫面。朱自清在《關于散文寫作》中說:“意境似乎就是形象化,用具體的暗示抽象的。”
在藝術畫面的描繪中追求語言的音樂性,或者在藝術畫面中融入與文章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音樂內容,例如高考作文《黃河需要誠信》:“喬老三上了船……春去春來,風行風止,水漲水落,總能看見她挎著籃子徘徊在黃河渡口。采一會苦菜,她就站直了腰向遠處瞧瞧,紅圍巾隨風招展,老遠的船夫看見了,叫個不停,‘大妹子,還等呢?’她默默地站在沙旁河灣,注視著古道口,祈禱著河神,不知不覺地低吟著《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妹妹我淚長流。哥哥你別變心,妹妹我守在村口……“哥哥走西口,妹妹我淚長流”,這樣哀愁宛轉的千古酸曲,在淺淺的嘆惋之中,昭示了淡淡的惻隱之情。
綜上所述,佳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蝴蝶的成長歷程一樣,要通過在蛹中慢慢積累吸收養分,然后經過自身蛻變再創造,最后才能破繭而出地帶著莫敢與爭的艷麗,傲視世人。因此,無論是哪種體裁的作文,即便是“嘈嘈切切錯雜彈”,但我們仍然期待著“大珠小珠落玉盤”般的美妙的樂章!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