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人們的生命很短暫,生活很慢。他們不曾享有過現代的便利與娛樂。他們閑暇的娛樂便是把酒當歌,作詩奏曲。
喜愛那首“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這首詩很簡單,忽一看著實不見什么韻味。可細細一品,每個字都飽含著詩人內心的憂愁,那種輕描淡寫的風格,卻為人所喜愛。
一個人的筆風,與一個人的性格緊密相連。那古時的詩也與作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李白的一生也算是起起落落。或許有許多人覺得李白功名心重,為了做官摧眉折腰。但我卻覺得他只是個自顧自玩樂的孩子,玩的高興就行,沒什么心機。否則以他在玄宗身邊一年多的時間。機會真是太多太多。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這是一首典型的李白式的詠古詩。李白詩中常見江月,他的目光一般都是向上看,“低頭思故鄉”的時候其實是很少的。他始終保持著一種仰望的姿態,一般閑花野草是很少出現在他的詩里的,寫意而絕非工筆,他的人生亦是這般,粗線條……
初一:焦韻瑤
一首首名垂千古的詩歌,每字每句都有著道不盡的意韻。許多人懷古,便是懷念古時那慢條斯理,飽含風韻的對詩作畫的生活吧。
“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詩人浪漫豪放的性格在詩中揮灑地淋漓盡致。或許生活總是不盡人意,在那一刻內心也是歡愉的。
就像辛棄疾的“遣興”: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功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詩中所體現的,是作者灑脫跳達,縱是全部口語也有太白遺風,卻也是瀟灑。在辛詞中也算難得。
說他心思簡單那是有著依據的,不說他為楊貴妃和牡丹花所寫的那三首著名的清平調有諷刺隱喻之嫌。單說他把諸如“蘇臺覓古”這類詩交給樂隊演出,就單純沒考慮過那個聰明過人的皇帝是否會做出什么古興今衰的聯想。
古人的詩詞中總是有著道不盡的美好。生活在每一朝代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懷古。多年以前他們還在懷古,多年以后不知誰會懷念我們?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