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來西安的人分兩種,一是看這古城,二是吃遍古城。”我是留足肚子來吃的。我曾自詡:有毛不吃撣子,有腿不吃板凳;大葷不吃死人,小葷不吃蒼蠅。
站在牌坊底下,向里探望過去,半空中蒸騰著濃重的水氣,煙幕與香氣,嘴里立刻分泌了許多口水,發著光的眼睛搜尋著,循著吆喝叫賣聲,著了魔似得買了許多小吃。
回民街多為清真,故見不著豬肉,也忌諱“豬”字。羊蹄放在鐵鍋里煮,要不斷加柴,半鍋的湯汁泛紅,放了許多紅椒,肉極軟,入口即化絲毫不夸張,恨不得將骨頭也一并吞了。
Biangbiang面,即褲帶面,這也是很形象的,面條較之刀削面更寬,卻不失韌勁,像是牛皮褲帶。面上灑上一層細細的孜然羊肉,這是面的配料,但就算吃完了羊肉,里面卻仍有余香。
胡辣湯甚至不能稱之為“湯”,一端上我就嘆道:“好多的淀粉!”雖叫胡辣湯,但卻不辣,反倒有些甜,西安人一般配著一張白饃吃的。湯里有幾個牛肉丸,勁道入味。奇怪的是他們也放西紅柿和洋蔥,怪不得有些甜了,洋蔥可驅寒殺菌的,北方人認為它是水果,剝了皮當蘋果吃。
抬頭看見廚房里忙碌的廚師,回頭還有清掃垃圾的環衛工,一座古城是他們筑成的。
初一:陳汪巖
黃昏了,藍天漸漸變成淺黃、橘黃。西邊的云凝重極了,似俑坑里千年的土,來一陣舒爽的晚風,便可沉淀它縹緲的游走,回民街的牌坊被各式的小吃的香氣氤氳著,仿佛它也散著熱氣,等著人群一擁而上,把它吃得連石頭屑都不剩下。
兩碗涼皮,一份加了油潑辣子——北方天氣嚴寒,故嗜辣驅寒。涼皮易做,切成寸把長的條,加芝麻泥,腌黃瓜等調拌即可。涼皮不可當面條吃,它極有韌性,若是吸,便會將汁水回濺。
麻辣羊蹄是新鮮的,店家為了表明這的確是再新鮮不過的,派了兩個袒胸露乳的大漢,不斷地從剝了皮的羊上,用錚亮的刀,幾聲刀與案板的脆響,頭也不抬地甩進鍋里,擔在背上微黃的汗巾晃蕩著,也像他小麥色的肌膚一般閃耀。他也不忘吆喝著,扯開嗓子,喊得汗珠子都顫了幾顫:“羊蹄、羊蹄嘞。”
肉夾饃,在蘭州當了十六年兵的爸爸無數次提起,但他卻說當地人叫“饃夾肉”,饃是北方類似饅頭的主食。肉夾饃分兩種,一是“白饃”,即用熱乎乎的饃,不加煎炸,這種饃吃時要佐以飲品,不然會噎著;二是“金饃”,謂之“金”,是因為用油煎炸后饃呈金黃色,一口下去清脆無比,是西安小吃的上上品。
一勺、一筷,我似在吃中品出了這座古城的辛辣、苦澀、甘甜。這些只是西安小吃中的一角。
在夜幕下,這街燈通明,依依不舍的乘車離別,回味著關中美味。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