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杜維明教授說過這樣一句話:“有些事情你不做,有的是人做。有些事情你不做,沒有人做,做了也不見得有效果,不見得被人稱道。但是你做和不做,就是不一樣。”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鮮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寫作提示
這是一道名言類的材料作文,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名言具體指向某一主題,比如寬容、智慧、創新等,而是指向對象比較模糊,需要考生思考后確定立意指向。這一點和2016年江蘇卷“有話無話長短”,2011年上海卷“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不會過去”類似。名言類的材料作文屬于闡釋性的作文,需要考生首先確定是什么,然后思考為什么。
這段文字涉及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思想,從審題上看,首先要明確: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聯系諸葛亮《誡子書》里的一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再聯系現實即可知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另外,人皆有趨利避害的本性,如何去做那些本來是善事而眾人不為的事情,則可體現道德覺悟的高下。比如林覺民以天下人為念,“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則屬于這種情況。其實,為與不為,這里有一個尺度,是善惡、是非,是個人與家國,是現在與未來,是目光短淺和高瞻遠矚。為的背后是責任,是擔當,是義不容辭,是舍生取義,是大胸懷,是大境界,當然也有爭名逐利、齷齪骯臟;不為的背后是堅守,是節烈,是崇高的品格,是視死如歸的勇氣,是看淡金錢名利的豁達與從容,當然也有膽怯、自私與冷漠。這些需要根據具體的事件與情境來確定,考生要靈活應對。
選素材
感動中國人物:為與不為
王鋒的為:面對無情大火,三度勇闖火海,冒著生命危險先后救出6人,及時呼叫樓上10多名住戶脫險,而自己全身燒傷面積達98%,壯烈犧牲。支月英的為:三十六年堅守大山深處,從“支姐姐”到“支媽媽”,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承載起了貧瘠山村的綠色希望。秦玥飛的為:在殿堂和田壟之間,選擇后者,從腳踏泥濘,俯首躬行,在荊棘和貧窮中拓荒。立足農村實際,心系村民群眾,動員多方社會資源,積極募集資金,傾心公益事業,幫助硬化村級道路、安裝路燈、改善農田灌溉設施、引進信息化教育設備、改擴建敬老院、提供校車安全保障等,為當地民生福祉作出了重大貢獻。阿布列林?阿不列孜的不為:不徇私舞弊,不畏強暴,秉公執法,勤勉為公,在細碎的時光中守望使命,以奮斗的精神擁抱生活。
譚嗣同的為:革命是要流血的,請從我開始
譚嗣同一生致力于維新變法,主張中國要強盛,只有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變法維新的主張,是維新派中的最激進者。早年在湖南舉辦新政,利用時務學堂培養了大量的維新志士;后來參與領導了發生在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的戊戌變法,期間他力輔光緒皇帝推行變法,整頓官制,革除弊政,最后懷著“愿以頸血刷污政”的決心為變法而犧牲,傳播了資產階級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義舊文化、舊思想。戊戌變法雖然失敗,,譚嗣同也被殺,他的那種愿以頸血刷污政,視死如歸的精神,以身殉道的悲壯,中國為國流血第一士,為人民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讓后人永遠去敬仰。
適用角度:責任、擔當、改變、道義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