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培云問:“集中營是用來干什么的?”很多人會答:“束縛人,壓迫人的”,“關押政治犯的”,“把活人變成死人的”等等,但其實,他們的思維是被圍墻圍起來的——這些回答都是從迫害的角度來答的。若跳出圍墻,答案就可以多種多樣:集中營是用來逃脫的,是用來鉆地洞的,甚至能用來反抗的。由此可見,思維如同一個人,若這個人只依照思維定勢做事,就會成為圍墻的奴隸,被圍墻永遠困住;但如果他跳出思維定勢這堵墻,就能獲得自由,獲得世界。
楚王攻打陳國,細作報告楚王說陳國城高池深,糧草頗多。朝廷內有人主張放棄,卻也有人主張攻打。主戰(zhàn)者沒有從一般人所考慮的“城高池深,糧草頗多”的角度思考,而是另辟蹊徑,從“陳國是個小國,城高池深說明民力困乏,糧草頗多說明剝削嚴重”的角度思考。楚王最后攻打的結果與主戰(zhàn)者結果相符。可見思維定勢這堵墻只有翻越了,才能看得更遠。
楚王的思維定勢無非就只導致楚國不出戰(zhàn)而已,但實戰(zhàn)中的思維定勢卻無關乎成敗。馬謖鎮(zhèn)守街亭,見到山便被思維定勢引誘著駐軍山上,結果被魏軍斷了水源,導致兵敗,諸葛亮的北伐計劃也只得泡湯。這正是一念之差導致的。若馬謖能擺脫思維定勢,駐軍山下,諸葛亮還會出師不捷而身先死嗎?
古今中外,被思維定勢所阻者不計其數(shù)。亞里士多德的“常識與空想”的物理學體系蒙騙了歐洲許多個世紀,直至伽利略用實驗擊垮了它,歐洲科學才蓬勃發(fā)展;愛迪生的助手為求燈泡容積絞盡腦汁卻沒跳出測量——計量的圍墻,直至愛迪生教他使用量筒。為什么小學學歷的愛迪生能成為發(fā)明大王,而他的助手不能?答案就在這里:愛迪生比助手更能跳出思維定勢之墻。
定勢就像墻,把你圍得緊。你若翻了墻,墻外花草香;你若不想翻,抱怨也白忙。鴻鵠怎能久困于樊籠中?翻過圍墻,你會發(fā)現(xiàn),圍墻外面的生活多彩,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和圍墻里的生活是截然相反的。
點評:
本文可謂一篇中考中難得的有模有樣的議論文。正如本文中的觀點,小作者能跳出思維定勢的圈子,將文題中的“圍墻”定位為思維定勢的圍墻,這樣的選材立意本身便充滿了新意又很是切題。文章開篇拋出一個問題,由此引出本文的主要觀點,然后運用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的方法,充分而嚴密地論證著中心觀點。最后呼吁人們要跳出思維定勢的圍墻,享受墻外的芳香。行文流暢,一氣呵成。語言準確,思維嚴密。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xié)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lián)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