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
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
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
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
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
周轍東,王綱墜。逞干戈,尚游說。
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傳二世,楚漢爭。
高祖興,漢業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興,為東漢。四百年,終于獻。
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
宋齊繼,梁陳承。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與高齊。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
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
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
梁唐晉,及漢周。稱五代,皆有由。
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
遼與金,帝號紛。迨滅遼,宋猶存。
至元興,金緒歇。有宋世,一同滅。
并中國,兼戎狄。九十年,國祚廢。
明太祖,久親師。傳建文,方四祀。
遷北京,永樂嗣。迨崇禎,煤山逝。
廿二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
讀史書,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
譯文: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譯文】經書和子書讀熟了以后,再讀史書、讀史時必須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們盛衰的原因,才能從歷史中記取教訓。
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
【譯文】自伏羲氏、神農氏到黃帝,這三位上古時代的帝王都能勤政愛民、非常偉大,因此后人尊稱他們為“三皇”。
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
【譯文】黃帝之后,有唐堯和虞舜二位帝王,堯認為自己的兒子不肖,而把帝位傳給了才德兼備的舜,在兩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稱頌。
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
【譯文】夏朝的開國君主是禹,商朝的開國君主是湯,周朝的開國君主是文王和武王。這幾個德才兼備的君王被后人稱為三王。
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
【譯文】禹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從此天下就成為一個家族所有的了。經過四百多年,夏被湯滅掉,從而結束了它的統治。
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
【譯文】商湯討伐夏桀,定國號為商,商朝存在了六百年左右,到紂王的時候商朝滅亡
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
【譯文】周武王起兵滅掉商朝,殺死紂王,建立周朝,周朝的歷史最長,前后延續了八百多年。
周轍東,王綱墜。逞干戈,尚游說。
【譯文】自從周平王東遷國都后,對諸侯的控制力就越來越弱了。諸侯國之間時常發生戰爭,而游說之士也開始大行其道。
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
【譯文】東周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春秋時期,一是戰國時期。春秋時的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號稱五霸。戰國的七雄分別為齊楚燕韓趙魏秦。
嬴秦氏,始兼并。傳二世,楚漢爭。
【譯文】戰國末年,秦國的勢力日漸強大,把其他諸侯國都滅掉了,建立了統一的秦朝。秦傳到二世胡亥,天下又開始大亂,最后,形成楚漢相爭的局面。
高祖興,漢業建。至孝平,王莽篡。
【譯文】漢高祖打敗了項羽,建立漢朝。漢朝的帝位傳了兩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時,就被王莽篡奪了。
光武興,為東漢。四百年,終于獻。
【譯文】王莽篡權。改國號為新,天下大亂,劉秀推翻更始帝,恢復國號為漢,史稱東漢光武帝,東漢延續四百年,到漢獻帝的時候滅亡。
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
【譯文】東漢末年,魏國、蜀國、吳國爭奪天下,形成三國相爭的局面。后來魏滅了蜀國和吳國,但被司馬炎篡奪了帝位,建立了晉朝,晉又分為東晉和西晉兩個時期。
宋齊繼,梁陳承。為南朝,都金陵。
【譯文】晉朝王室南遷以后,不久就衰亡了,繼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時代。南朝包括宋齊梁陳,國都建在金陵。
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興高齊。
【譯文】北朝則指的是元魏。元魏后來也分裂成東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覺篡了位,建立了北周;東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齊。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
【譯文】楊堅重新統一了中國,建立了隋朝,歷史上稱為隋文帝。他的兒子隋煬帝楊廣即位后,荒淫無道,隋朝很快就滅亡了。
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
【譯文】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最后隋朝滅亡,他戰勝了各路的反隋義軍,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
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
【譯文】唐朝的統治近三百年,總共傳了二十位皇帝。到唐昭宣帝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從此滅亡。為和南北朝時期的梁相區別,歷史上稱為后梁。
梁唐晉,及漢周。稱五代,皆有由。
【譯文】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和后周五個朝代的更替時期,歷史上稱作五代,這五個朝代的更替都有著一定的原因。
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
【譯文】趙匡胤接受了后周“禪讓”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傳了十八個皇帝之后,北方的少數民族南下侵擾,結果又成了南北混戰的局面。
遼與金,皆稱帝。元滅金,絕宋世。
【譯文】北方的遼人、金人和蒙古人都建立了國家,自稱皇帝,最后蒙古人滅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元朝,重又統一了中國。
輿圖廣,超前代。九十年,國祚廢。
【譯文】元趄的疆域很廣大,所統治的領土,超過了以前的每一個朝代。然而它只維持了短短九十年,就被農民起義推翻了。
太祖興,國大明。號洪武,都金陵。
【譯文】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義,最后推翻元朝統治,統一全國,建立大明,他自己當上了皇帝,號洪武,定都在金陵。
迨成祖,遷燕京。十六世,至崇禎。
【譯文】到明成祖即位后,把國都由金陵遷到北方的燕京。明朝共傳了十六個皇帝,直到崇禎皇帝為止,明朝就滅亡了。
權閹肆,寇如林。李闖出,神器焚。
【譯文】明朝末年,宦官專權,天下大亂,老百姓紛紛起義,以闖王李自成為首的起義軍攻破北京,迫使崇禎皇帝自殺,明朝最后滅亡。
道咸間,變亂起。始英法,擾都鄙。
【譯文】清朝道光、咸豐年間,發生了變亂,英軍挑起鴉片戰爭。英、法兩國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和法國神父被殺為由組成聯軍,直攻北京。
同光后,宣統弱。傳九帝,滿清歿。
【譯文】同治、光緒皇帝以后,清朝的國勢已經破敗不堪,當傳到第九代宣統皇帝時,就被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
革命興,廢帝制。立憲法,建民國。
【譯文】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統治,廢除了帝制、建立了憲法,成立了中華民國政府,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
古今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
【譯文】以上所敘述的是從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國的古今歷史,我們通過對歷史的學習,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亂興衰,領悟到許多有益的東西。
史雖繁,讀有次。史記一,漢書二。
【譯文】中國和歷史書雖然紛繁、復雜,但在讀的時候應該有次序:先讀《史記》,然后讀《漢書》。
后漢三,國志四。兼證經,參通鑒。
【譯文】第三讀《后漢書》,第四讀《三國志》,讀的同時,還要參照經書,參考《資治通鑒》,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好地了解歷史的治亂興衰了。
讀史者,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
【譯文】讀歷史的人應該更進一步地去翻閱歷史資料,了解古往今來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象是自己親眼所見一樣。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