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名句】
修身踐言,謂之善行,行修言道,禮之質。
解讀:修身養性,信守承諾,這就是好的品行。言行合乎道義,這就是禮的本質。禮并不是什么玄妙的東西,只要言語得體,落落大方,就夠了。
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解讀:只有學習之后,才能明白不足之處,受教之后,才知道知識上的貧乏。越是善于學習的人,越是明白自己還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只有不學習的人,才會覺得自己已經很有學問了。
茍利國家,不求富貴。
解讀:只求有利于國家,不求個人的富貴。一個人能夠為國家作貢獻,他的人生才會更加有價值。為國家作貢獻不是上戰場、當政客,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在利國利民。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解讀:大道通行于天下的時候,天下就是人所共有的。“天下為公”也是孫中山先生很欣賞的一句話,很多革命前輩就是為了天下人共享太平盛世而捐軀犧牲的,這是君子共有的信念。
用人之知去其詐,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貪。
解讀:君主用人要用他的智慧,而摒棄他的奸詐;用他的勇氣而摒棄他的急躁;用他的仁慈而摒棄他的貪欲。任何人都有缺點和優點,聰明的人善于運用別人的優點而不取別人的缺點。
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
解讀:人之所以是人,是因為有義禮。一旦人不講道義和禮節,唯利是圖,就妄稱為人了。
父母有過,諫而不逆。
解讀:父母有了過錯,子女能勸諫但不要冒犯他們。人人都有可能犯錯誤,需要別人的提醒,但是身為子女,在提醒父母的時候要態度恭敬,不能過于尖銳刻薄,這是有違孝道的。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師。
解讀:只是讓學生記憶背誦,這種人做不了老師。要成為合格的老師,要懂得啟發學生去獨立思考,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解讀:每天都能讓自己進步的話,那就應該日日更新,不斷進入新的境界。只有不斷提高自己,才能不停留在原地,而有所突破,這樣才算是真正的成長。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解讀:如果學習中缺乏學友之間的交流切磋,就會導致知識面狹窄,見識短淺。古今中外許多善于讀書治學,并且成大器的人,大多十分重視結交學友,并在討論交流中獲益匪淺。學習是一個不斷思考的過程,多向他人請教,才能提高自己。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解讀:雖有精美的食物,不吃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美;雖有很好的道理,不學它,就不知道它的高妙。“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今天讀了很多優秀的書,也知道了歷史上偉大的人物他們所具有的品質。但是,這還不夠,當我們面對事情的時候,按照書中的那些觀點去做,才知道對不對。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