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明到來之前,那種黑暗、寂寞,是最為難耐的;同時,在獲得寧靜之前,各種不同的生活,各種不同思想之間的斗爭是混亂的。中國社會在取得偉大成就以前,在平等、和諧生活建立以前,也是經歷過黑暗、混亂、痛苦的時代。
《子夜》是矛盾先生的一得意佳作,其始作于1931年10月,至1932年12月5日脫稿。本書創作于中國軍閥割據、經濟落后、思想紛爭的時代,真實地反映了中國發展道路之走向。本書中,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于吳蓀蒲,作為一民族資產階級,如何從盛氣凌人到日落西山的過程。民族資產階級在彼時確實經受了巨大的考驗,其不但具有資產階級的固有性質,同時也是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質。但是,人都是有私心的。書中以吳蓀蒲一開始以一個財力雄厚的民族資產階級自居,其辦理繅絲廠、合作經營等,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國家的利益也是作為重要的因素加以考慮的。但是,到后期,由于戰亂的影響,吳蓀蒲經營的許多事業都遭到了很大的打擊,資產迅速減少。這時,其考慮的莫過于是自己的身家財產,憂國憂民的思緒蕩然無存。
書中章節緊扣當時的社會事實現象,文字生動地描寫了當時買辦資產階級與民族資產階級之間的斗爭,工人與資產階級之間的斗爭,軍閥戰亂對國家各個不同階級的影響,以及革命事業燎原之火的燃燒。書中多處運用一妙手的寫法,就是以不同人物為不同的階級代表,呈現不同的階級的發展態勢。如,書中一開篇就描述了吳老太爺到上海的第一天就死于腦充血。這側面的反映了吳老太爺與其《太上感應篇》所代表的封建思想,已經不適合時代的發展,是一種落后、腐朽的思想,在新的思想面前,其不堪一擊。
另一方面,書中到最后還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懸念。即,書中主人翁吳蓀蒲在“戰敗”后何去何從的問題。其反映的是,在當時的背景下,民族資產階級向和方向發展的問題。最后,吳蓀蒲的決定是回到他的故鄉,紅軍發展較快的地方。這表明了,在當時的局勢下,民族資產階級已經不能夠依靠當時的政府,他們選擇了共產黨,他們選擇了革命。
黎明前是黑暗的,寧靜前是混亂的。當黑暗與混亂過去以后,我們就會迎來發展的春天。民族資產階級選擇了革命,自己決定了自己的命運,在黑暗與混亂面前挺過來了,才有了今天全新的民族資產階級。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