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薄暮之時,明月初現。我徜徉于歷史的長廊,伴著一片沉寂,追尋先賢的足跡……
追尋先賢的足跡,何不去劉禹錫的陋室一觀?
斗室之中,一床一桌一人緊鄰,劉禹錫坐于木桌前,手持破舊的毛筆,在淡硯中輕淺地畫著圓弧;望著遠方的松柏,神色似欲與其渾然一體;赫然想到近來的遭遇,不禁微微頷首——政治變革之牽連,數員奸臣之讒言,和州知縣之勢利,本為三室三廂的屋室,竟逐而削為一間斗室!皦Φ贡娙送疲瑴S落又何妨?”他喃喃而語,不禁欣然,臂一揮,將心聲刻于門前之石,繼而觀“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清雅,享“調素琴,閱金經”的悠然。他的文,傲立,如他的志,高潔……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泵恳痪涓邼嵵Z,每一方不屈之情,皆刻畫劉禹錫的潔身自傲。
追尋先賢的足跡,何不去范仲淹筆下的岳陽樓一覽?
自宰相之位,貶至鄧州知州,范仲淹緊鎖眉頭,正觀覽好友所繪之圖,頓時明其用意。洞庭湖自氣象萬千,陰則“淫雨霏霏”,晴則“一碧萬頃”,卻與天下百姓毫無關聯,又何因其而悲喜?“若為官者皆為百姓而生,此樂何極!”他欣然,不禁心生規箴之意,愛民之情,筆墨揮灑,書寫下千古美文;復理百姓之事,不顧身疲。范仲淹心中,懷著君主,懷著百姓,懷著天地,卻唯獨沒有自己……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泵恳谎院姥詨阎,每一分寬廣心胸,皆刻畫范仲淹的心懷天下。
追尋先賢的足跡,何不去宋濂求學處一望?
求知路上,跋涉而來。宋濂的步伐,雖沉重,但踏實,繪著凍瘡的足,從容不迫地向前邁去。宋濂終于趕到學舍。此學舍富足之人甚多,“同舍生皆被綺繡”,人人昳麗,“燁然若神人”;宋濂貌不出眾,僅披“缊袍敝衣”。他見同舍生的奢華,只微微一瞥,“略無慕艷意”,眸光仍亮!耙灾杏凶銟氛摺,口體之奉微薄又何妨?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每一步踏實為基,每一問滿獲于懷,皆刻畫宋濂的以學為樂。
……
夜漸深矣,皓月千里,似乎欲將城內微小的那一點燈火,融于己身。我仍徜徉于歷史長廊,沉于所思。
孔子堅持游列國,身擁圣賢之道;李白樂觀盡倜儻,作數千古名句;司馬遷堅忍集材料,《史記》名滿天下……這皆為中華民族精神品質之精華!反觀自身,可遇困境隨波逐流,逢抉擇僅思私利,值年少不學無術!民族精神實在可貴,吾等必學于身!
追尋先賢的足跡,我看到古先賢民族精神的印跡,看到今新世文化自信的根基,看到這夜不再沉寂……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