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例內容
春秋末年,鄭國的子產執政21年,始終以國家利益為重,思慮深遠,功績卓著。
當時,鄭國人習慣于在鄉校(地方上的學校)聚會,聚會時常常議論執政者的得失。大夫然明對此心懷憂慮,他建議子產解散鄉校。
子產沒有同意,他說:“為什么要把它們都解散呢?那些人早晚歇工時到鄉校聚會,一起議論朝政的得失。他們認為好的,我就去執行它;他們認為不好的,我就改掉它。他們是我的老師啊!我聽說誠心和善意可以化解怨恨,沒聽說過濫用權勢可以杜絕怨恨。這好比治理洪水,應該靠疏導,不能靠堵塞啊!”
然明聽了這番話后,為子產深刻而明智的見解所折服,他說:“我今天方知您真是鄭國不可缺少的政治家,而我實在是一個不中用的蠢材。”
小編解讀
無論是公共管理,還是人際交往,溝通和交流都非常重要。以寬容、虛心的態度對待別人的意見,才能不斷進步,把事情做好;如果聽不得別人意見,甚至不讓別人說話,必將失去人心,把事情搞砸。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