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背景
今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簡稱《英烈保護法》)正式施行。
新法施行不久,“暴走漫畫”頂風而上,利用網絡平臺,發布了惡搞葉挺烈士《囚歌》和董存瑞烈士的視頻,引起網友強烈譴責。
5月24日,葉挺將軍后人向法院提起訴訟,“希望以此對那些公然褻瀆英烈的相關責任人起到威懾和警示作用”。
葉挺之孫、著名導演葉大鷹表示:“我們不僅是為自己的先輩打這場名譽官司,更希望為所有被侮辱、被褻瀆的英烈討個公道。”
這起案件是《英烈保護法》施行以來,由英烈家屬作為原告起訴侵權者第一案,因此備受社會關注。
時事解讀
近年來,一些歪曲歷史、惡搞英烈的事件屢有發生,如狼牙山五壯士、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等都曾被抹黑和褻瀆。
被譽為歌頌“民族之魂”的不朽之作《黃河大合唱》,也曾被修改成“年終獎,年終獎,我們在嚎叫,我們在嚎叫”,并且在網上大肆傳播。
這些毫無底線的惡搞,有的是為了博眼球、博出位,有的是打著“娛樂到底”、“張揚個性”的旗號,變著法子嘩眾取寵,謀取暴利。
還有部分所謂“網絡大V”,他們反傳統、反社會動機強烈,惡搞經典、褻瀆先烈就是為了詆毀先輩,否定歷史……
作為一種娛樂方式,惡搞常能讓大家開懷大笑,因此從不缺乏觀眾和市場,尤其是年輕人常常樂此不疲。
但萬事都有底線,惡搞也得分場合,看對象,并不是所有東西都能拿來惡搞。
調侃經典作品、愚弄歷史嚴肅,既僭越了娛樂的邊界,也褻瀆了藝術的神圣,向大眾傳遞了錯誤的價值觀。
以無所謂的態度惡搞歷史,篡改經典,會在溫水煮青蛙中撕毀本應堅守的道義底線、價值認同,從而拉低人們的審美品位,混淆正常的社會認知。
廉價笑聲中所傳播的,并不是什么娛樂精神或者美妙創意,而是價值的愈發虛無,道義的愈發破落。
軍人常常說,和平年代尤需警惕“和平積習”。對我們每個人而言,同樣需要保持對“歷史冷漠病”和“歷史虛無癥”的警惕。
對待先輩們燃燒生命譜寫的歷史,保有溫情與敬意是最起碼的要求。歷史里不僅有先輩的奮斗,更維系著我輩的過去和未來;經典作品承載著的不僅是藝術創作的高峰,更有民族的興衰和榮辱。
烈士不容褻瀆,惡搞應有底線。尊重歷史、尊重經典,就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未來的尊重。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