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解讀
一名家庭困難的高中生對貧窮能有如此認識和理解,值得敬佩,但這不足以形成輿論“感謝貧窮”的理由。
王心儀能考上北大,絕不是因為她家庭貧窮,而是因為她在家庭貧窮的情況下堅韌不拔的精神,是她努力奮斗的結果,而不是貧窮的生活的結果。
苦難沒有意義,戰勝苦難才有意義。
“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狀態不值得贊美和鼓勵,值得贊美和頌揚的是這種狀態下“動心忍性”的精神,唯有如此,方可能達到“曾益其所不能”的結果。
今天,我們看到王心儀從貧困中逆襲,成功考入北大,取得了改變命運的入場券,但在更多時候,貧窮意味著更艱難的生活和更稀缺的自我發展機會。那些因貧困而被命運裹挾,無聲無息地消失在時代洪流中的才是大多數。
王心儀考上北大是個案,這一個案可以給貧困家庭的孩子帶來信心,但絕不能因此而肯定貧窮。
如果貧窮有意義,那還追求什么富裕?如果貧窮有意義,那還做什么扶貧工作?
我們敬佩王心儀,敬佩她的堅韌樂觀和自我奮斗;我們祝福王心儀,祝福她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再創佳績。但是,對于貧窮,我們的態度應該是反思,而不是贊美和感謝!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