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出現了一個火爆的新名詞——“校園貸”,但與之相關的往往是一些令人咋舌的負面新聞。比如:
今年3月,鄭州一名21歲大學生,用28名同學身份信息貸款,因無力償還60萬元網貸跳樓自殺。
在一些借款群體中,女大學生“裸持”(以手持身份證的裸照為抵押)借款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逾期未還將面臨裸照被公布的威脅……
“校園貸”最初的意義是助學、創新。但是,看似江湖救急的“校園貸”,如今卻越來越成為一個負面的事物,圍繞在其周圍的詞語變成了騙局、裸貸、自殺。
那么“校園貸”起初為何能風行校園呢?
2015年發布的《全國大學生信用認知調查報告》顯示,在大學生的日常經濟生活中,有超過一半的人每月經費完全沒有盈余甚至還有負債,只有15%的大學生表示自己沒有經費短缺的情況。造成經費短缺的主要原因是無規劃、無節制的過度消費,包括社交、旅游、購置時尚衣物和新型電子設備等。
而據相關數據顯示,學生通過“校園貸”獲取資金后,很少人會把它用于培訓或創業,大多數正是把它用在了上述過度消費上。
成大帥(化名)是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的大一學生,他第一次貸款是為給前女友買禮物,希望能借此挽回感情。“不能因為這種事跟父母要錢啊!所以去年底通過“愛學貸”APP貸了3000元,現在還有1000元沒還”。他告訴記者,他用這些錢買了“一個700元的金戒指、一塊1000元的手表和一個200多元的定制相冊,另外還有99朵玫瑰花了300多元……”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