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樓夢》,我喜歡品讀人物。人物中,我最喜歡的是林黛玉。因為她集詩意、聰慧、真情于一身,是一個美的形象。
詩意女子
“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花與柳是林黛玉的外在形象。花,溫柔;柳,多情。中國古代的詩人為它們吟了多少佳詞秒句啊!林黛玉是詩意的,她不僅長得像詩,而且還是大園里真正的詩人。她,憐愛葬花泣殘紅;她,文思敏捷詠秋梅。“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魂”是何等的奇思秒想;以“冷月葬花魂”對“寒塘渡鶴影”又是何等的清新自然。“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又叫人暗暗叫絕。
聰慧女子
林黛玉是聰慧的,她初進賈府,時時在意,處處小心,將賈府的一切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寶玉生病一段,她見鳳姐竟沒有來探望,心生詫異,想著鳳姐就是沒有這個心,為了給做給賈母、王夫人等眾人看,也少不了打個“花胡哨”。她真想著,鳳姐就帶著一大班人馬蜂擁而來。她深諳世故卻不弄世故,她愛憎分明,她可以給趙姨娘含笑讓座,卻絕不會像寶釵那般屈意迎奉他人。
真情女子
我喜歡林黛玉的真性情。她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領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群。她花前癡讀《西廂》,如癡如醉;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
縱使大觀園里人來人往,但這里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她常耍小性兒,語句敏感,欲吐又咽,這又何嘗不是因為她深愛著寶玉?若無此情,她大可不必為寶釵受寶玉奚落而喜形于色,為三張舊帕題詩灑淚。真情女子,紅顏薄命,最后只剩“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凄涼結局。
有人說,悲劇就是把美的事物毀滅給人看。林黛玉這樣一個美的女子的逝去,讓我感慨傷懷。我讀《紅樓夢》中和林黛玉有關的部分,一遍又一遍,從來不厭倦,越來越懂她了。
作者:黃微巍
年級:九年級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中小學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