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寧夏有一處獨特的風景區,那就是被譽為黃土高原上的天然水塔—老龍潭。
老龍潭名稱的由來還有一段美麗神奇的傳說,相傳這里正是魏征夢斬涇河老龍的地方,現在潭內紅色的石頭,相傳是龍王的血,我帶著對老龍潭的好奇心,央求爸爸暑假一定帶著我參觀這個具有神秘色彩的地方。
爸爸驅車把我帶到距涇源縣城南20公里老龍潭,老龍潭為涇水的源頭,從地質結構上說,是燕山運動與喜馬拉雅山運動中山體斷裂形成的大峽谷,俗稱“涇河腦”,涇河由此流出,經寧夏、甘肅、陜西奔流千里,惠及兩岸人民。潭區山高峽深,山清水秀,潭邊松徑優雅,林木蕭蕭,流水潺潺。兩側懸崖怪石嶙峋,石縫間泉水滲出。山、水、石景色秀麗、情景交融。
老龍潭由頭潭、二潭、三潭、四潭組成,頭潭在一片叢林石峽之中,四五個小潭相銜而下,流水從最后一個小潭沖出,形成兩條瀑布,噴珠濺玉,蔚為壯觀。二龍潭由兩個葫蘆形潭組成,前潭的水從石坡滑下,注入后潭,給人清泉石上流的美感。三潭是“龍下巴”,這里已筑起大壩,高峽出平湖,變成了一座碧綠的水庫。四潭是老龍潭的門戶。
老龍潭流出的涇水清澈不污,引發出涇渭分明這樣膾炙
人口的成語。乾隆皇帝對此非常感興趣,并派平涼知府胡紀漠親往涇水源頭考察,并撰寫成《涇水真源記》。老龍潭的水源源不斷的流了幾千年,它不僅澆灌了周圍的農田,也滋養了人們對龍的敬仰,有龍顯靈的地方一定有龍文化。這里許多建筑物有龍吻,許多裝飾物里有龍裝飾,日常生活用品中有龍圖案,寧夏的書法家有許多以龍書法而聞名。每年元宵節這里都有舞龍燈、耍龍燈的熱鬧景象。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在這里很盛行,人們競相在這一天吃龍須面、理發,希望在這一年里有個好兆頭。來到老龍潭的游客朗誦龍詩歌,唱著關于龍的歌曲。龍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淀。
我愛老龍潭,它不僅給我們帶來豐富的水源,而且給我們帶來了幾千年來民族文化的傳承。
作者:屠昕宇
班級:七年級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中小學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