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文學史上的明珠有很多:有令人浮想聯翩的《西游記》,有令人回味無窮的《紅樓夢》,有令人受益匪淺的《論語》。而談到我最喜歡的一本書,那就是我閱讀的第一本名著——《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又名《三國志演義》、《三國志通俗演義》,是我國小說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長篇章回體小說。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羅貫中,記敘了從漢靈帝中平元年黃巾起義到西晉太康元年三國統一九十余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活動,展示了三國興亡的歷史畫卷,形象地再現了這一風云變幻而又動蕩不安的歷史時代,生動地揭示了統治階級內部勾心斗角、爾虞我詐、互相勾結而又互相爭奪的關系。
在它描寫的曹操、劉備、孫權三個統治集團中,曹、劉兩個集團是主要的對立面,而劉備集團則處于中心地位。曹操與劉備是一對對立的藝術形象,曹操的奸詐、兇殘與劉備的寬厚、仁慈形成鮮明的對比,正如劉備向龐統所言:“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
如果說曹操是“大奸大惡的權臣”典型,劉備是“仁君”的典型,那么諸葛亮則是“賢相”的典型,智慧的化身。而他的智慧在書中則被描寫成神機妙算。所謂的神機妙算,剝去其神秘的外衣,無非是諸葛亮在斗爭中,能認識并把握到事物的發展規律,從而取得預期的效果。
草船借箭的成功,是因為掌握了長江冬季氣候的變化;火燒博望坡,這是充分利用了地理環境的自然特點;六出祁山使用的木牛流馬,則是在戰爭中運用了科技發明的成果;空城計的成功,則是利用了司馬懿多疑的心理特征。所以,諸葛亮的形象比起曹操、劉備來,更富有民間傳說色彩。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的不同點在于《三國演義》有不少藝術虛構,富有想象色彩。但這也成就了《三國演義》許多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詳有略,有虛有實,波瀾起伏,搖曳生姿,也是古典小說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清代的史學家章學誠說《三國演義》是“七實三虛”,這個估算也大體不錯。
如今,《三國演義》不僅是對過去產生過巨大的影響,還廣泛流傳于海內外。我們要做的是:學習經典,傳承經典,發揚經典。
《三國演義》,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輔導老師:何正平
姓名:周林潤
年級:七年級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中小學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