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云:“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恰似這風與露,繼承與創新相逢之時,又可擦出多少氤氳?創新不孤,繼承非獨?v時光荏苒,創新與繼承也永遠相互結合,無法分離。
創新,并不是閉門造車和主觀臆造。而是要在繼承中同步進行,歷史上許多發明創造都來源于此。屠呦呦手持青蒿取其汁,三千年的時光在發霉面包中打磨出了青霉素,幾千年古法打造下的渦輪葉片迎風而轉,繼承傳統,為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如啟明星般照亮創新之路。
繼承也并非枯燥和單調,為了更加新穎、有吸引力,繼承傳統也需要創新的點綴。觀熒幕,《國家寶藏》、《詩詞大會》熠熠閃光;觀影視,大圣、哪吒重武其槍棒,顯其神威;觀科技,“鴻蒙”等以古代神話動物命名的新技術陸續發布。我們知道,想要讓文化的繼承更具活力、更受當代青年的歡迎,就應當創新思維,改變單一的繼承模式,用全新的方法,讓我們的傳統文化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
創新和繼承,二者從來是不可分割的,但有些人卻過猶不及,對其中一方置若罔然,甚至是摒棄、不屑。有的人死守傳統,不接受新事物;有的人以偏概全,將過去的事物都認作是腐朽、落后的象征,只顧向前沖鋒,卻沒有細細品味歷史的樂趣。聯想沒有看到創新的苗頭而被華為的光芒蓋過,而那些以發展為由,拆除珍貴古建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屑的人就更不用說了······創新與繼承,不是一道選擇題。新時代下,我們怎們能讓二者分道揚鑣?怎么能不將二者充分結合,更快的發展我們的社會呢?
看到如此現狀,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更不能置之不理,在日常首先應當要注意傳統文化的積累,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古人思想智慧的結晶。其二,要鍛煉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從而為自我的創新打下良好的基礎,多多參與與創新能力有關的活動于比賽。最后,我們更要將二者結合,在未來不論是科研、商業、演藝方面,都要借鑒過去經驗,思考新的方法,從而讓自己贏得成功。
湍流不會停息,時光不會停滯,將昨天與明天如金風玉露般相逢,豈不美哉?
姓名:楊一帆
年級:高二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中小學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