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逝,白駒過隙,轉眼間,我已邁入了小學生涯的最后一站——六年級。這時,我的身邊出現了一位良師益友:課堂上,她是引路人,帶領我們走進知識的殿堂;下課后,她就成了我們無話不談的朋友。她是誰?哦,她就是我們的語文老師——何老師。
還記得六年級的第一節語文課,我們都緊張地坐著,不知道新任的語文老師長什么樣,什么時候出現。這時,猶如一縷陽光掠過,何老師面帶微笑出現在教室門口。她快步走向講臺,用輕快的語調對我們說:“同學們,從今天開始,由我來給大家上語文課。我將陪伴你們度過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年,希望我能成為大家的朋友!”如此開門見山,簡潔又不失親切,讓同學們如沐春風,一顆顆忐忑不安的心瞬間平靜了下來。
何老師的教學方法和別的語文老師相比,顯得與眾不同、別具一格。她的開學第一課不是教課文,而是先送給我們一首小詩《語文是……》作為“見面禮”,讓我們明白語文和學好語文有多么的重要;接著傳授我們一套《學習法則》,并要求我們在每天語文課開始的時候,齊聲朗誦。這十條法則可謂是句句精煉,條條管用,課內課外,一應俱全。我們知道何老師這么做,是希望我們把前人總結出來的優秀經驗爛熟于心,更要付之行動。有了這十大法則,我們感覺如同擁有了制勝法寶,學習語文不但輕松自如,而且學得更加扎實。
何老師上課非常講究創新。比如正式進入語文教材的學習了,她不像其他老師那樣按部就班地從第一篇課文開始教,而是“別有用心”地從最后一單元的《學與問》開始。她解釋說,只有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學習。再比如上《古詩兩首》時,她從網上找來了《中華古詩詞》和《古詩詞欣賞》的視頻資料。通過觀看,我們不僅輕輕松松掌握了詩的大意、內容,還全面地了解了詩人的創作背景、生平故事等古詩背后的東西。何老師還開玩笑地說這樣既不費口舌,又能讓我們學得更多、更好,何樂而不為呢?
還記得剛開始上課的時候,何老師提出一個問題,下面舉手的同學總是稀稀拉拉,寥寥無幾。何老師的臉上會掠過一絲著急,微微嘆一口氣,隨即又恢復笑容,開始耐心地啟發同學們思考。隨著老師點撥的深入,慢慢地,慢慢地,舉手的同學越來越多。但何老師并不著急叫同學回答,而是像剝一粒糖一樣,一層一層地打開包著的糖紙,直到還剩最后一層透明的糯米紙,這時,下面已經是小手如林,連班上以前從不舉手的同學也自信地舉起了手。隨著最后一層糯米紙被撕開,同學們的臉上都呈現出喜悅的神情,何老師看著我們,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才過去短短幾天,同學們都愛上了何老師的語文課,對何老師獨特的教學方式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我們學校有一句校訓“嚴格而自由”,而何老師就用她的實際行動完美地詮釋了這句話。就拿作業說吧,說她嚴格,是因為作業如果不按要求去做,有時便會被要求重寫,甚至撕掉;除此之外,她對字跡書寫要求也很高,“提筆就是練字時”是她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所以,無論是習字冊、日記,還是課堂筆記,我都養成了習慣,要求自己一絲不茍地去完成。每當發現我寫作業習慣性地駝背時,何老師便會輕輕走過來,友善地拍拍我的肩膀。有了這種善意的提醒,我相信自己駝背的壞毛病一定會改掉。說她自由,是因為何老師從不布置我們做機械性的作業,而且只要一做完作業,何老師便會趕我們到教室外、操場上去盡情地玩,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何老師的工作很忙,很多時候幾乎沒有時間好好休息,沒有時間好好照顧自己的孩子。開學后,何老師的牙根就一直發炎,疼了整整一個月,可她仍然照常不誤給我們上課、批改作業,沒有請過半天假,沒有少上一節課。有好幾天都是在給我們上完了課以后,再去醫院掛鹽水的。接觸沒幾天,大家就發現何老師的大眼睛下面有兩個深深的黑眼圈,是那樣地明顯。偶然的一次機會,我們才得知:何老師的眼睛做過手術,醫生告訴她不能再過度用眼了。如果再這樣下去,后果不堪設想。可是何老師卻說:“我是老師,如果我不用眼睛,怎么備課?怎么給同學們批改作業?”于是,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何老師依然照常教書育人。在她的臉上,我們看不出難過的表情;在我們的作業本上,我們更看不到何老師馬馬虎虎、潦潦草草批的一個“閱”字。我們只看到何老師微笑如昔,看到何老師認認真真寫的評語,給我們寫的錯別字畫上的圈圈……
我們覺得何老師是不能用簡簡單單的一個“好”字來評價她的。我們只想誠心誠意對她說一句簡簡單單,卻飽含深情的話:“何老師,謝謝您!遇到您,是我們的幸運!”我們無法讓何老師的眼睛康復,只能對她道一聲:“老師,祝您健康!”
中小學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