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齊桓公春秋之智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春秋亂世,諸侯爭為霸業。于時,齊桓公橫空出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問鼎五霸之首,威震四方。或云:桓公霸業,衹基于管仲鮑叔之功爾。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太史公曰: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的確,此番霸業,桓公、管仲、鮑叔三位缺一不可,但鄙以為,為人君者,桓公之志不可沒。
桓公稱霸的背后,有個眾所周知的故事。夫公子小白(即桓公)與公子糾爭君位,管仲弼公子糾,于路欲箭傷小白,小白裝死奪命。及登君位,鮑叔薦管仲,齊桓公不計前嫌,方有“管夷吾舉于士”。此后,桓公滿足管仲的三次要求,終成一番大業。
故曰,桓公之智,在其氣度,在其知人善任。
桓公之氣度,非他人可及也。重于社稷,棄殺身之前嫌,舉管仲于士,是可謂一。管仲出,無三件不治國,桓公任其高官而加厚祿,親拜為仲父,是可謂二。然斯二點,古今之君孰可皆為之?夫項籍伐秦,幾處坑殺平民;劉備為報私仇,葬百萬兵于火場;隋煬帝為圖一時痛快,大廢土木,卻鋪就了隋朝的滅亡之路。所以齊桓公能以社稷為重,實在難能可貴。
桓公之知人善任,亦非他人可及。韓愈著《馬說》,說之言曰:故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夫屈原含淚于汨羅江,鳳雛飲恨于落鳳坡,賈誼空作過秦論,岳飛嘆于莫須有,一代忠臣文天祥,可惜殉國他鄉。而管仲卻遇到了一位明君。齊桓公給了管仲最大的信任,管仲才有空間發揮自己的才華。
為人君者,上千年孰可做到如是?也就那幾個罷了。秦桓公,能夠有如此大的氣度與知人善任的能力,才能從小白到霸主。畢竟,牛頓也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但這能凌絕頂的位置,齊桓公既然能上去,靠的,就是它恢弘而博廣的春秋之智。
謝謝。
作者:危立峰
年級:九年級
題目選自:全國卷Ⅰ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中小學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