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很榮幸作為小組代表上臺發言,今天我發言的主題是揭秘齊桓公如何成就大業。相信“管鮑之交”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管仲之間的友情也是羨煞旁人。但在這個故事當中,我們常常忽略了一個關鍵人物——齊桓公。倘若沒有齊桓公的心胸寬廣,縱使管仲有再多的奇才異能,最終也只不過是懷才不遇、抱憾而終。也恰恰是因為齊桓公的唯才是用才得以成就大業。
齊桓公成就大業原因有三:
第一:志存高遠。齊桓公在一開始就立下鴻鵠之志:打碎楚成王稱霸天下的幻想,建立齊國,成為一個深受百姓愛戴的國君。倘若齊桓公僅僅想當一個好將軍,一個為人稱贊的好領導人,在被管仲射中卻未一命嗚呼的情況下,他大可重新站起來,頑強抵抗,最后落得“壯烈犧牲”的“好”名聲。可是他沒有,他選擇裝死,因為齊桓公有更高的理想要去追求,不能貪圖一時痛快和所謂的“好名聲”。因為志存高遠的一時隱忍和管仲的一時疏忽,讓齊桓公得以存活,也助力了齊國的建立。
第二:心胸寬廣。齊桓公因管仲一箭而失足落馬,險些喪命;按理說齊桓公應對管仲恨之入骨,伺機斬草除根,永絕后患。但齊桓公的做法截然相反,在聽到鮑叔說“若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的強烈推薦后不計前嫌,毅然重用管仲。齊桓公的心胸寬廣與曹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的自私大相徑庭,孔子曾評論:“恒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可見齊桓公心胸寬廣招納來的賢士確實是他成就大業的一關鍵因素。
第三,唯才是用。管仲有治世之才,鮑叔有識人之能,二者合璧,為齊王所用,終成一代霸業。假如齊桓公視賢才如糞土,剛愎自用,不愿任用敵國將領,想必齊國就算建成也必定不會有卓爾不群的成績,最后也不過是如秋風落葉般掃過便不留痕跡。
由此三點,齊桓公得以稱雄天下。于當今時代而言,稱霸大勢已去,和平發展才是歷史發展趨勢;而此三點對于我們卻也有十分深刻的借鑒意義:我們應當志存高遠,將個人理想與社會需要相結合,這樣才有目標有干勁;我們應當心胸寬廣,不斤斤計較得與失,給對手鼓掌,向對手學習,這樣才能促進自我的更好發展;在作為領導者時,我們應當有留心之意,善于發現他人的優點和才能,讓每一個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中發光發熱,這樣才能讓整體的作用大于部分之和。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鄧小明
2020年7月7日
作者:鄧小明
年級:九年級
題目選自:全國卷Ⅰ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中小學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