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小芥子,俯仰一世;匆忙百年,你我的存在于七十億人口而言,并無特殊。萬物從不獨行于世,聯系的普遍性注定貫穿其間。“意想不到”并不能因此抹殺背后人為的退動,事在人為。
人對事物的發展并非無能為力,這只不過是放任自流的借口。事物具有可知性與客觀性,而人的意識也同樣具有能動性。所有的得過且過、自有天定,不過是狹隘的自我安慰。蝴蝶效應所代表的混沌學揭示,微小事物的發生往往同樣對事物發展起巨大作用,或許毫不起眼甚至荒誕,但也難以否認。故事在人愿為,道阻且長終會窮盡,唯有躬行。
于個人而言,我曾在中考的失利,卻不可因此忽略我以往的努力。柳暗花明的背后是從未放棄前行,哪怕改變世界的機會近在咫尺,也會有忽視之人。誠然,知前路艱難險阻,但也不可為自暴自棄的原因。大多人總有自命不凡之想,認為自已明珠蒙塵,來日得“得道升天”所缺少的不過一個機會。而殊不知機會是自己所積累的。而非放縱自流。
縱觀世界,蘋果并非只落在牛頓一人頭上,卻只有他抓住機會促成萬有引力的發現。這是偶然事件嗎?并不,也正是牛頓的力學定律促進了人文主義、理性主義的發展。文學科學似是毫不相干,理工科的精準與人文社科的浪漫并非“南轅北轍”。啟蒙運動時期達爾文的進化論又引起社會假說的興起。又如唐朝道士煉丹時“偶然”發現的火藥,經絲綢之路傳播發展,成為騎士階級反抗地主階級的武器。這一切是否只是不經意?顯然并非如此,社會轉折的大事從來離不開人為。孔子的學說在千百年后,成為康有為、梁啟超先生宣傳君主立憲的關鍵,在于梁康兩位先生審視奪度遍覽群書,不是偶然在書房瞥見孔子著作這么簡單。事物能否曲折中發展,在于你愿意付出多少努力。
不能否認,一己之力能改變的定然有限,但正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民族觀念,激勵著上上下下的中國人民統一戰線,唯有每個人做好自己積累量變,才為質變做好準備。
“無能為力”太過絕對,消極應對只會挫傷斗志,碌碌無為。得失、成敗,在于自己選擇,在遵循客觀規律下去盡力而為,“老當益壯,寧移面白滿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作者:冷韻雅
年級:初三年級
題目選自:上海卷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中小學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