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當仁不讓,敢擔重任》。?(演講稿開頭格式規范)
齊桓公、管仲、鮑叔的故事中,管仲、鮑叔雖輔助不同的君主,管仲也曾為了小白給過齊桓公一箭。但最后鮑叔仍在齊桓公即位后舉薦管仲且齊桓公也能不計前嫌,重用管仲。故事中,齊桓公不計前嫌,知人善用,鮑叔知人善舉,主動讓賢,本中當仁不讓,敢擔重任。司馬遷卻說:“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人之人也。”在我看來,齊桓公稱霸卻少不了管仲,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有當仁不讓,敢擔重任的精神。(首段開頭做得不是很好。大段篇幅先進行故事背景鋪墊,然后引出對鮑叔、齊桓公二人行為的并列式贊美,之后又加入管仲對三人的可贊美之處進行檢點陳述。再以司馬遷那句以管鮑二人作對比的評價性名言開啟自己的評論轉折,整體有先放錯重點,后邏輯銜接混亂之感。)(優:最后一句直入主題,鮮明亮出論點。)
鮑叔舉薦入官后,管仲知其任就其職,毅然決然承擔起輔佐齊桓公的責任,在助齊桓公稱霸的過程中,管仲建議攻譚、會盟,步步緊逼成功,助成功齊桓公稱霸?。(史料運用體現豐富知識儲備)他能專心于自身所在的位置,擔當起其應有的責任,這也正是現代化建設必不可少的。(及時轉入現實,由古到今轉接自然)抗擊疫情的過程中,無數逆行者面對病毒的危險當仁不讓承擔起前往武漢的援鄂社會責任;面對骨髓灰質炎的危險,顧方舟舍己為人,當仁不讓,毅然承擔起疫苗的研發,為無數中國孩子保駕護航的責任;面對森林火災,無數消防隊員們不畏生死,但是不讓承擔起保衛綠色森林的責任.....(排比手法、四字詞語的運用增強演講稿說服、打動人心的氣勢;材料論證豐富,體現考生對時事的關注)無論是齊桓公稱霸,還是抗擊疫情所取得的成功和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成就,這都少不了像管仲這樣就是當仁不讓,敢擔重任精神的人,許多人都認為其齊桓公能成功,是因為鮑叔的讓賢,可若管仲沒有當仁不讓,敢于承擔的精神,即使有本領,他無心輔佐,不盡全力,有再大的能力,也無法發揮出來。在我看來,有能力很重要,但有當仁不讓,敢于承擔的精神更重要,(古今對比,進一步分析論證主題,說明當仁不讓精神的重要性)正因如此,我認為齊桓公稱霸少不了管仲之敢擔重任精神。(劣:此句總結不當,畫蛇添足)
當仁不讓,敢于擔當是中華民族流傳下來的中國精神。歷史上像這樣當仁不讓,勇擔重任的人物也有不少,如諸葛亮在劉備逝世后,劉禪成為了扶不起的阿斗,他毅然承擔起輔佐劉禪的責任;林則徐在列強橫行時,萬里硝煙,毅然承擔起“開眼看世界”的責任;偉大科學家錢學森,年輕時留學美國,學有成就后,不顧美國政府的反對毅然回國效力承擔起中國導彈事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擔當就是勇于承擔自己的力量,在其位任其職,為國家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在擔當中讓命的脈搏與祖國的血脈一起跳動。(事例使用恰當;進一步明確主題“當仁不讓。敢于擔當”)
面對現在中國正處于社會大變革的時期,當仁不讓,勇擔重任的精神必不可少,每個人都應該樹立承擔責任的精神,為祖國的發展進一份力。這份擔當可以是像管仲那般承擔著自身所處位置的責任,也可以是自己心中對祖國、對社會的責任,更可以是自己對自己的小小期望。這份擔當無論大小,只要是有,對個人,對社會都是一種升華。(從數古到論今,從大格局到小個體,及時作呼吁;但可惜的是在個人如何踐行“敢于擔當”這一層面上并沒有作充足的展開,本該是本篇文章重點的闡述部分卻一筆帶過,草草結尾,有頭重腳輕之感。)
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
年級:高二
作者:吳靜欣
題目選自:全國一卷
立意 | 內容 | 結構 | 語言 |
題目緊貼材料主旨,立意精準、鮮明且角度新穎。選擇以管仲作為切入點,引用司馬遷的話作轉折,干脆利落地 道出本文中心論點,為后文的陳述打開局面。 在“當仁不讓,敢于擔當”這個話題具體的闡述上,既引古又證今,列舉了從古代、到近代、到現代大量生動的例子,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染性,也體現了作者關注歷史,關注現實的豐富知識儲備。最后并沒有單純地止步于對話題的闡述上,而是在結尾及時做呼吁,將本文拉伸到一個更豐富的維度,走出以旁觀者視角進行敘述的角落,將每一個聽眾都囊括進來作為主角,較好地完成了一篇演講稿聯動“你我”的任務。 | 基于文題“當仁不讓,敢于擔當”的一篇作文所應具備的所有要點都有所兼顧。 首先聯系材料闡釋如何得出這個立論角度,接著再引用古今事例對這個論點進一步進行分析論證,然后進一步加強論據與現實、社會的關聯,最后對“我們”該如何在當代承擔起“敢于擔當”的責任做出呼吁。 整體內容比較完整,所用材料也很豐富,不會產生空泛之感,較有說服性和感染力。 | 除開首段的些微瑕疵,文章整體層次清楚,行文邏輯清晰。 不足之處在于,最后一段“我們”如何“當仁不讓,敢于擔當”的具體行動展開上面,沒有做詳細的交待,有種潦草收尾之感。
| 語言通順。在修辭和句式方面注意使用短句、四字成語、排比等手法,增強了文章的文采,也起到了增強行文氣勢,發揮演講稿感召力的作用。 大量事實材料的運用,也體現了考生平時善于觀察、收集信息,以及良好的知識儲備與合理輸出能力。 |
李敬敬,學而思·愛智康高中語文產品教研員,云南民族大學文學碩士。
本地一對一輔導,就上學而思·愛智康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中小學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