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歸無晴亦無風雨,便是心愿。
——題記
決心革新,招人彈劾,烏臺詩案,被貶黃州。
熙寧二年,主張變法改革。密州、徐州、知州,滿眼因新法執行中的流弊而顯出擔憂。懷年少壯志,許百姓安康,忍世人諷諫,推新法變法。你眼見官場的黑暗,你反感這些,你也敢反感這些!也許其他人反感卻不敢提,但你不是這樣,你行諸吟詩,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弊端的排評和諷刺。
“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養小民。”你坦然的表達出對新法的不滿,這份坦然,這份擔當又有幾人曾有?
心有不滿,你蘇軾便要說,絕不憋在心里:行事作風,你蘇軾敢作敢當,絕不膽小怕事!你蘇軾絕不后悔!
被貶黃州后,蘇軾雖明白自己無錯,但自己親人不能見,友人信不回。事業上的打擊和自己精神上的孤寂使你在黃州的生活多了些許凄苦。但你不甘!你不甘心自己只困于這小小的黃州,你開始掙扎,開始超越。
如果說“揀盡寒枝不肯棲”是你年少時的孤寂,那“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便是你成熟后的豪邁。終于蘇軾把本是凄苦哀怨的地方變成自己升華重生的涅槃之地。在這片蒙冤之地完成了獨屬于蘇軾自己的重生!
蘇軾明白自己悲戚于這些東西不過是平增自己的煩悶“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是你的曠達。
暫且放下吧,何必在意?
把自己從紛擾的世間短暫的抽離。
浩蕩天地間,不作他求。
行舟醉臥,只求留住那江上清風與山間明月。
何必悲戚?不如醉倒!
這是蘇軾交給世人們對人生最好的一份答卷。
蘇軾將四時之景、人間悲歡釀成了酒,兀自逍遙,令無數后人沉醉其中。
蘇軾他也只是一介凡人,沒有悲天憫人的慈悲之心。
他不是將軍,無能去護國守邊,保家衛國。
他不是政治家,無能去挽救大宋于將傾的局面。
他只是一個詩人,一個文學家,一個樂呵呵的美食家。
也許他未曾改變任何事,對歷史也沒有很大的影響。有他或無他,歷史的齒輪仍會轉動。
但是,在這過去的千年里,他的才華,他的才氣,他的樂觀曠達,他的率直坦然,這個樂呵呵甚至還有些犯傻的美食家的樣子——刻在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里。
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他亦是我們中華兒女所崇尚的人生態度的濃縮,是中華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假如歷史本無蘇軾。
是的,我們依然是我們,但我們的心中卻少了一個影子,少了一個去追求的那個美食家的影子。
少了漫游長江時張口即來的:大江東去浪淘盡。
少了跪在愛人的墓前喊著:十年生死兩茫茫。
少了氣貫長空豪氣凌云的:西北望?射天狼。
還有那……中秋佳節孤身一人面對月光時流的淚珠和淡淡的微笑,以及那句祝福: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他蘇軾,雖未能改變歷史,但卻改變了我們,他改變了我們的內心、精神、還有對人生應有的態度。
蘇軾,你令我著迷,令我癡狂,更令我彷徨。希望在未來的某個時代能與君相知一場,不許離殤。
他也許鋒芒畢露,但他仍豪情萬丈;他也許直言坦率,但他心胸豁達。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生煙雨任平生。
回首向來蕭琵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一枕、一夢、一覺,愿醒來還未破曉,偷得浮生半宵,如此便好。
何必悲寂?不如醉倒!
年級:初三
作者:陳婧怡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中小學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