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空襲警報長鳴,國軍排著整齊的隊列,撤出了上海。留下來的,只有八百名駐守四行倉庫的士兵。上海的百姓,男女老少,一夜間蜂擁而出,涌入歌舞升平的法租界······
這是電影《八佰》的開頭一幕,國難當頭,人人都成為身世沉浮的螻蟻,"活下去"成了唯一的目標。而對于四行倉庫中的八百人而言,"死亡"已成定局甚至理想,他們在黑暗中細數流逝的分秒。堅持似乎已是毫無意義的拖延,幾乎無人在意他們的存亡。蘇州河是一條分界線,無情地拆分出兩個世界,一邊是富貴溫柔鄉,一邊是殘恒瓦礫場;一邊是暖風熏得游人醉的奢靡與繁華,一邊是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悲壯與決絕。當租界中歌姬甜美的歌聲與戲曲的熱鬧嘈雜飄入倉庫的玻璃窗,攪渾沉淀的寂靜,戰士們所能做的,只是沉默與張望。
"我們的民族病了。"在那個時候,民族的精魄已經在大多數人們心中消失殆盡,人們夜郎自大著:"我們有四萬萬人,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日本人淹死!"人們袖手旁觀著,跟隨出逃的白馬奔跑,討論日本人能否在三個小時內攻下倉庫。此時人們心中最堅定而不可動搖的信念只有一個:外國人不可能被打跑,日本人不可能打到租界來。他們說:"大中華怎能說亡就亡了呢?"這樣的話語,僥幸而毫無底氣,瑟瑟縮縮地在空氣中漂浮著······
可戰爭終于如洪水猛獸一般,向上海碾壓而來。日本人與八百壯士開展激烈斗爭,戰士們誓死保衛倉庫:一個人倒下,又一個人站起;寫好的絕命書整齊地收納在木盒里,身捆炸藥的中國軍人接連跳下倉庫,撲向敵軍,一瞬亮起的火光是他們輝煌的人生洗禮······從第一天到第四天,從八百人到四百人,中國軍人的生命之火一點點微弱下去,只有他們高尚的民族精神,隨國旗冉冉升起飄揚在空中。對岸,人們的看客心態一點點消逝,淚水逐漸涌上人們的眼眶······
這是光榮的、悲壯的、偉大的一戰。盡管淞滬會戰以失敗告終,但這場戰斗永遠銘刻在四萬萬人的心中。它讓人們看到,中華民族不是沒有希望的種子,而是它尚未萌發、尚未展現出最堅不可摧的一面。在戰士們高尚人性光輝的照耀下,人們終于開始覺醒。電影最后一幕,人們對沖橋的戰士們伸出雙手,人們抽開鐵絲網,人們大聲呼喊,熱淚盈眶……中國同胞的心終于連在了一起,中華民族浴血奮斗的精神終于在經歷長途跋涉之后,回到了華夏大地。那一刻,不禁讓人的心弦轟然錚鳴。是的,八百人力量渺小而偉大,而四萬萬人的力量,卻永遠是偉大的。人民只有從繁華的大夢中醒來,才會是真正的中華民族,才會是真正的華夏兒女。
如今,和平與發展已經取代了戰爭,成為當今世界的全新主題。然而,當我們回望這一段歷史,心中仍不由得涌起驚濤駭浪--這是一個民族深入骨髓的痛苦,無論多少年月也不可能永遠平復,它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中,徜徉在我們的呼吸里,成為九百六十萬公頃的中國永遠無法磨平的鴻溝。經歷了一百多年的侵略與反抗之后,我們終于可以承重而又自豪地說,中華民族是在苦難中成長起來的、鋼鐵般頑強的民族,我們再也不會因為世事的變遷莫測而驚慌失措,因為我們的雙腿早已飽嘗過泥潭的試煉。
然而,在當下,當和諧美好的生活成為現實的時候,一些民族氣節也漸漸被洗刷涂抹。人們夜郎自大著,說:"區區美國算什么呢?為何不交戰?"人們袖手旁觀著,指責救人的女醫學生"沒有醫者資格證"。"娛樂至死"與"喪文化"逐漸成為主流,八卦新聞占據"熱搜榜"……一部分"民族魂"正在遠去,成了現代無營養娛樂與無涵養言論的犧牲品。當代的民族氣節應當在哪?在醫護人員的逆行與堅守中,在扶貧干部的辛勞與無私中,在見義勇為者的無畏與社會責任感中。在當代,他們是真正的八佰英雄,我們都是接受他們偉大精神洗禮的"四萬萬"。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戰亂年代,戰士們沒有六便士,連他們的月亮也殘破不堪;可他們心中的堅定,讓他們向著月亮的方向追逐。到如今,六便士也不足為奇,我們都應當找到國家與民族的月亮,將八佰的精神于四萬萬中傳唱。
年級:高一
作者:何瀚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中小學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