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詩文之浩海,品生活之百態。透過詩文來追尋先人之腳步,得生活之哲理。讓看似枯燥的古詩詞學習變得快樂起來,我有如下感悟與同學們分享。
當杜甫登上了戴宗才知“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從這里品做事要努力上進的道理。當李白又成了酒仙時,“將進酒,杯莫停,但愿長醉不復醒。”悟出做人要豪放大氣。學習的快樂來源其一,試著感受古人同樂,品遺世風華涓涓流向當下青春。
從小就受文化熏陶的我,習慣與長輩品詩。從“春眠不覺曉”的稚嫩成長到“關山度若飛”的大義凜然。感受木蘭從軍的艱辛,生命雖如花,卻綻放在浴血沙場,抵御外辱留得青史一章。爺爺與爸爸也經常與我一起討論,卻常會因某一詞一句的理解分歧,會時不時的要爆發忘年的“論戰”,而且還會因某次自己沒能發揮好,而一直耿耿于懷,發奮鉆研。學習的快樂來源其二,辯古博今,字字推敲間與人同樂。
當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一首詩歌題目時,我總會浮想聯翩。說到黃河,是李白口中的“奔流到海不復回”;說到長城,是毛主席的“山舞銀蛇,原馳蠟象”;說到蓮花,則是周敦頤的“出淤泥而不染”。讀到《春望》,想到杜甫之悲于國家之破敗;讀到《蒹葭》,想到個人理想難遂又不知伊人何處的悲哀。墨綠的黑板前老師握住粉筆,提、安、頓,重復多次,但于我眼中出現的卻不僅僅是文字,而是波瀾壯闊的畫卷。老師所講的詩詞背景、歷史、感悟,無一不認真聽取,也無一不讓人浮想聯翩。學習的快樂來源其三,與古人同思共感,知山川壯麗,曉家國情仇。
也許詩文看的多了,想的也多,身邊的一些事物仿佛都有一分詩意存在。窗外的雨滴敲打門窗,是春夜喜雨的到來;風從耳邊呼嘯而過,是八月的秋風怒號,心中的感懷油然而生。觀雪從空中緩緩飄落,是毛澤東筆下的北國風光,即使是千里冰封,更獨有一番別樣滋味。想到的往往比看到的更多,心情也會不停變化,一時幽閉,一時爽快。學習的快樂來源其四,敏感善思,喜得文化傳承。
當李白喝了酒,詩便會百篇;當杜甫登了山,情便會升華,還有那些浩如煙海的前世先賢,他們遺留下來的文學作品,就如大海邊散布的貝殼,雖經歷史海浪的千淘萬洗卻依然璀璨生輝。愛趕海的孩子,誰不歡喜于能踏足這樣的寶藏沙灘那?不斷的撿拾品味,這樣的學習挺快樂。
年級:初二
作者:李祥予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中小學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