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一種藝術
語文是什么?
人們常回答這個問題:切,不就是語言和文字么?
父母言:"語文最容易失分的就是閱讀理解,你可一定要把握呀!"
老師道:"閱讀有寶典,熟記套路拿高分!基礎一定要掌握,越牢越好。"
言歸正傳,語文為何?
"語文"拆分二字,留其詞根,譯為"語言文學",本文癥結之所在。要解開這個死疙瘩,還要以一句耳熟能詳的入手。
小時候,我們語文書上就有這樣一句話--不能以文為主。
我個人理解是這樣:文思為主,文筆為輔。
如果一篇文章沒有中心,就如同一個人沒有了靈魂,一棵大樹沒有了根系,混若無骨。無論這篇文章的文筆多么優美,詞藻多么華麗瑰艷,排篇布局多么巧妙,只要它沒有自己的"文骨",那就是一堆廢話。
文骨又不同于中心。
中心可以是很多東西,如兒時美好的回憶,生活中得到的啟迪等,但文骨講究的不是風度,而是一個人的精神。一個人的精神有沒有通過他的筆呈現,這是至關重要的。
其實,語文中諸多事宜遠不比學科簡單。
兒時學語文,長大想語文。
當你站在臨安邸邊,觀摩那滄桑,心中流瀉出的感動;當你借古抒情,感受那豪邁壯烈,一吐為快的清爽;當你在生活里,讀一讀那些文章,發現自己也活在著者們的筆下,與那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人們為伴時,腦海里那種或悲悸,或欣喜,或坦然,或幽怨。
這才是語文。
語文是大語文,不僅是一種語言文學,更是一種刻骨銘心。
我們活在語文下,傾聽它的訴說,而我們頓悟時,卻發現它早已站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冷眼旁觀,俯視蕓蕓眾生。
它還是一種驚心動魄的藝術。
從字到詞,從詞到句,從句到章,從章到語文,無不在喧囂自己的一腔真情。
我們都借它表達自己的種種,用或樸素或美麗的方式。
李賀的"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表達懷才不遇之情;"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昭示雄雄野心;"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王溪","殘燈無艷影重重,此夕問君謫九江"暗含囈語,娓娓道來無奈思心;"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壯志凌云昭然若揭。回想這些詞句,發現它們所記錄的不只有生活,亦蘊藏詩情畫意。
那份獨一無二的悸動來自絕美的藝術。
三分真意,一腔熾血。滿懷希冀的眸在告訴我們:語文就是生活。
作者:鐘悅兒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中小學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