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了小滿,芒種也來了。我們回鄉下爺爺家品楊梅,泡楊梅酒。
“嗯……三月雨,貴似油,四月雨,好動鋤……春爭日,夏爭時……割稻離不開鐮刀,除草需要鋤頭……芒種芒種,連收帶種……打鐵的要自己把鉗,種地的要自己下田……”一說起農活,爺爺就拉開了話匣子,刀刻似的皺紋綻放在他蒼勁的臉上,精神矍鑠。印象中,我出生不久,村里人就已經不喜歡在田地里干拔秧、插秧等農活了。大家學到了外地傳過來的更為簡單的播種方法——拋種,即將水田里的雜草用草甘膦農藥一灑,等雜草死光后將谷種直接拋下去。這樣省時又省力,只要按時撒化肥和噴農藥,稻子長勢就好。等到稻子成熟的時候,有專業的收割機過來,還幫你把稻子烘干、裝袋。大家習慣了這么種稻子,不再把大把時間耗在農田里,也沒時間去侍弄。但爺爺不同,我家的田地沒有一寸拋過荒的,也沒有一寸噴灑過草甘膦。很多時候,爺爺獨自一人戴著草帽在一行行的.秧苗間拔草。爺爺還將一年四季里栽種的所有農作物都留下了種子,稻谷、麥子、油菜、馬鈴薯、南瓜等。他將不同季節里播種的植物種子收獲起來,曬干了水分,分門別類,收拾好,有的還做了記號。爺爺的糧食和農產品主要是送到縣城來供給我們。當然,爺爺少不了還送給親戚朋友們一些。這幾年,爺爺的農產品仿佛成了“稀缺品”,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午后的斜陽,透過長長的垂柳,與門前小河里的倒影相呼應,有一種潛藏著的盎然的詩意在隱隱流動。“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老爸最喜歡用陸游的《時雨》描繪兒時的美景,怡然自得。奶奶曾偷偷地告訴我,老爸小時候幫割麥子,被鐮刀劃了長長的一大個口子,左手食指差點掉了;種田的時候,腳底被瓦片割了深深的一個口子,都潰爛了,卻還得下地干活。老爸看著我一副不以為然的模樣,炫耀起了他金色的童年。“那時,我爺爺有一畝多田,我們堂表兄弟姐妹十多個,一人一行,勁頭十足,半小時就干完了。爺爺給我們每人買一根三分錢的棒冰,那滋味,甜到了心坎里。可惜,現在再也沒有如此美味了!”“小時候,我們最喜歡打泥巴仗了。小伙伴你追我趕,最后非得弄得滿臉、滿身污泥不可……哈哈,真痛快。”
從小,我就喜歡下田,但沒種過一棵水稻,只是喜歡在田里抓“狗烏田雞”玩;漸漸地,我喜歡把抓到的“狗烏田雞”用來釣龍蝦,或者是抓螞蟥來嚇唬人;再大些,我不喜歡下田了,更多的是待在家里打游戲和上網聊天。抬起頭,陽光毫無遮攔地灑向大地,田野里芒穗如海,麥穗錦簇,隨風搖曳,好像在歡迎我。
眺望遠方,一位農民伯伯正駕駛著播種機辛勤地播種著。看到如此情景,我猛然意識到,一“收”一“種”之間,卻道出了人生的真諦。芒種悄然至,人生收獲時。兩年后,當我過了芒種,就將迎來高考。種莊稼,必有時節,而人生卻是沒有時節提醒,只有珍惜當下,不斷播種收獲……
芒種,送自己一粒種子,別讓自己荒蕪了!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