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沒有亮,小七就提著煤油燈,用木賊草擦試鐵鐮刀上邊兒的鐵銹,沙沙地磨,偶爾,也哼幾曲小調,也正是這略帶吵啞的聲音將桐麥村喚醒了。
東方的山頭微微露點魚肚白,割麥子的農民們就踏踩著黎明的露珠,焦急地上路了。
麥地里,揮舞著鐵鐮刀的人們形成一條蜿蜒盤曲的長龍,恰似一條對稱優美的孤線。緩緩地,忽而迅速地向前西南的地平線上,掀起一朵朵麥浪,稍過了一會兒,小七也累了,可連個喘息的機會也沒有——他們在必須在11點之前割完這片田。有時為了鼓舞"士氣",會喊些簡易的口號,那整齊的吆喝聲,徘徊在鄉親們的耳中。
小七的效率不錯,半小時后就大功告成。農民們癱坐在地上,一大口一大口地喘著粗氣,午時到了,他們的妻子用荷葉包著米飯與菜,孩子提著用瓦壺裝著的肉片湯,送吃的來了,男人們狼吞虎咽地吃著,小孩們還有些想流口水呢。觀刈麥中,"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不就是眼前這景象嗎?
猴時已到。
割了麥,接下來便是--插秧苗,男人們負責收割、運輸、打麥、曬麥、入倉。女人們負責插苗子,不過呢,小七與王大力可不想讓老婆曬著,一回到家就十萬火急地抽頂帽子往外跑,還弄了個丈母娘說他性格急,這一說,還把王大力說得掃興,但轉念一想,芒種忙收忙種,哪還顧得上與丈母娘多費口舌,正所謂“三麥不如一秋長,三秋不如一麥忙。”頭也不回,直奔田野。婦女們頂著嬌陽,揮汗如雨地弓著腰,整齊而有節奏地播種著。
插好秧有一個祭神活動,據說是讓來年的麥子有個好收成。
屋前的麥場上,大力揚了鞭,大聲吆喝著,趕著牛在場上一圈圈地打轉,一顆顆麥穂被牛牽著的石疙瘩碾壓著露出了麥粒。小七頭上裹著一條毛巾,用大木锨,一下又一下,向高空拋撒麥粒。曬了一整天的麥子必要趕在申時前入倉。結束后,家家戶戶用新的麥面捏成畜牲的模樣,放點兒蔬菜調色,蒸熟,祭祀神仙。然后,全村人聚集在大禮堂,端上瓜果鮮肉,斟滿靑梅香酒,雖只是小酌幾杯,但乜慢慢醉去?
一聲號子高昂地響起,人們開始手舞足蹈,應聲相和,踏著活潑的節奏,海潮一般地往前,這海潮仿佛永無止境,天蒙蒙亮地時候,人們燃起無數火把,那古老而又深邃的歌聲,從樹下鼷鼠的洞穴直達無邊的宇宙。插秧的這幾天,像是狂歡節,沒有人會去睡覺,他們燃起熊熊烈火,這遲來的慶祝,使所有人愉悅。
之后,多雨季。
春爭日,夏爭時,芒種節氣,搶收搶種,最繁忙的節氣,最辛苦的節氣,也是最歡樂的節氣。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