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同亞歷山大和凱撒一樣的天才人物,長于指揮軍隊,善于治理被征服的地區,他是位政治家,他還有立法家所具有的才能,法國有意把權力交給他,比之他要求掌握權力更急切。他用《民法典》來組織法國。幾年之后,這位偉大、聰明的人物瘋狂了……自信和野心終于導致了他的失敗,使得100萬人的生命毀滅在戰場上,激起整個歐洲來反對法國,20年勝利的果實被剝奪一空。
1821年5月4日夜是拿破侖臨終前的最后一夜。他不停地呻吟,顯得異常痛苦。他喃喃自語:“誰在后退……軍隊首領……沖鋒……”這天夜里,島上掀起了最猛烈的風暴,狂風拔起了大樹,刮走了小屋,震動了朗伍德別墅。第二天,當晨光照亮了狹小的房間時,風暴平息了,拿破侖已僵硬得如同一座橫臥的雕像,眼角邊還掛著一顆淚珠。不過,醫生還可摸到他那一息尚存的脈搏。下午5點50分,一聲炮響劃破長空,太陽落山了,拿破侖也停止了呼吸。
19年后,法國七月王朝的路易•菲力普派軍艦到圣赫勒拿島接回了拿破侖的遺骨。1840年12月15日,巴黎人民滿腔熱情地舉行了隆重的接靈儀式。數不盡的人群冒著嚴寒、迎著風雪,護送著靈柩前往塞納河畔的榮軍院。從此,拿破侖的遺愿得到了實現,他以一個老兵的身份安息在塞納河畔,安息在他熱愛的法國人民中間。
啟蒙者拿破侖
上一個時代的哲學是絕妙的英雄主義,是個人創造世界的年代,只是憑一個或者幾個人的努力,就可以創造一個王國。上一個時代是英雄的時代,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憑一己之力就可以指點江山,或者正如阿基米德說的那樣,“只要給我一個支點,就可以撐起地球”。歷史中那些令人倍感尊崇、畏懼、喜愛或唾棄的杰出人物,激勵了我們征服世界的雄心,也常常使我們陷入深刻的“影響的焦慮”之中,他們發出的光線忽明忽暗,照耀我們前行,也會引入歧途。就像過于夸張的卡萊爾所說的,偉人從不過時,身處任何時代的任何人都可以從他們身上得到想要的東西,盡管在大多數時刻,這是一種誤讀。
我迫不及待地開始研究拿破侖。這個來自科西嘉島的小個子、終身都焦慮于自己的低微出身與死后榮譽的皇帝,是人類歷史上最不可思議的人物。英國歷史學家保羅•約翰遜相信,除了耶穌,拿破侖是人們談論與寫作過的最多的人物。但除了他的傳奇般的經歷鼓舞了從19世紀初至今一代代像我這樣的年輕人,使他們感到依靠自身同樣可以抵達一個無限的巔峰外,他是否還意味著些別的什么東西呢?比如,他和我們最熱衷于談論的“全球化”有何關系?在一個日漸相互依存的世界,我們是否該塑造出一個“21世紀的拿破侖”的形象。
保羅•約翰遜,在剛剛出版的拿破侖傳記中,將他塑造成一位徹頭徹尾的投機分子,他除了權力不相信任何事物。約翰遜認為法國大革命是一樁不幸的事故,而非現代歷史的開始。而拿破侖,這個幾乎征服了整個歐洲與一部分亞洲與非洲的天才人物,在約翰遜眼中毫無價值,他惟一的遺產是極權主義,20世紀的暴政是他的延續,希特勒是他的繼承者。對于已經過去的20世紀與未來而言,他是對人類的一個嚴厲的警告:個人暴政是多么危險。
但若以與約翰遜相反的眼光看過去,拿破侖卻是世上最了不起的改革者與統治者。在1799至1804年作為第一執政與1804至1814年作為皇帝的統治中,他推行了相當有效的獨裁統治。就短時間的政府統治而言,民主卻失控的政府遠遜于獨裁卻英明的政府。拿破侖對于推行意識形態毫無興趣,他更喜歡更具體的行動。在國內,他組織國民教育體系,建立法蘭西銀行,與教皇達成妥協,在大革命后的一片混亂中,建立起一個有效的值得信賴的政府。在征服區內,他廢除了封建制度和農奴制,承認所有公民平等,實施法典,他的到來往往意味著整個區域的覺醒,使當地居民了解到未知的世界。2002年,歐洲制憲會議某種程度上不過是拿破侖夢想的延伸,他在200年前就感慨:“歐洲生活著3000萬法國人,1500萬西班牙人,3000萬德意志人……我想把每個民族都合成一個民族整體……這樣,我們就有最大的可能,推行統一的法規、原則,達到意見和情感的一致……那樣,一個以美利堅合眾國或希臘城邦為模式的歐羅巴合眾國就可能誕生。”
民族主義在19世紀的興起破壞了拿破侖一統世界的夢想,但是他對于歐洲各國的統治經驗,對于今日的全球化進程的確仍具有啟發意義——他推行的那些來自于大革命號召的平等精神與生機勃勃的面貌具有可怕的感染力,它超越了國家的界限。一位抵抗法國統治的意大利愛國青年在1814年寫道:“我這樣說是痛苦的,因為沒有人比我更意識到我們應向拿破侖表示感激,沒有人比我更懂得濕潤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復生氣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國人鮮血的價值,但是,我必須說這樣一句真實的話:看到法國人離開是一種巨大的、說不出的歡樂。”也就是說,拿破侖的征服給予當地人養料,開闊他們的眼界,促成了他們的覺醒,而這種覺醒最終迫使曾經的受益者背叛了恩賜者。
面對拿破侖式人物,我們面臨的永恒尷尬是,當世界由他們主宰時,災難將與光榮一樣顯赫,而他們缺席時,我們又感到了生命缺乏意義與光彩,我們通過愛戴或反對他來獲得鼓舞。但對于今天而言,我更愿意將拿破侖理解成一位偉大的人生啟蒙者。
生前他作為皇帝,把他由上天得到的啟示拋向他的人民,不管他們是否能夠接受。歡呼也罷,恥笑也罷,冷漠也罷,那不關拿破侖的事。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即使我身后什么也沒有留下,即使我所有的業績全部毀滅,我的勤奮和我的榮譽,在我死后仍將足以鼓舞千秋萬代的青年。”今天他在召喚一種精神。那些能夠被喚起的,就是他的斗士;那些麻木的,就是他的俘虜;那些不屑一顧的,只能是形同路人。
這個時代不是不容許英雄,只是不容許孤獨的英雄。在英雄的旁邊總會圍著一群擁護者,在英雄與擁護者之間,在英雄與英雄之間,在這個大時代的航空母艦破浪乘風傲然前行之時,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動人的故事。
或許,下一個英雄就是你或我,下一個輝煌就發生你或我的身上。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