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念,在古典小說里稱為扣子或關子,即設置疑團,不做解答,以喚起讀者窮根究底的欲望和急切期待的心理,借以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懸念法一般運用于敘事性作品中,通常在敘事過程中有意結下一個扣子,以引起讀者對事件的發展和人物命運的急切關心。這種寫法容易引人入勝,形成波瀾。懸念的設置一般要有三個環節:第一是提出懸而未決的問題,設置謎面,把讀者置于懸念之中;第二是利用懸而有念的心理因素,使讀者產生急切求解的心理;第三是撥開密布在讀者心頭的疑云,即解決矛盾,揭示謎底,讓讀者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和藝術上的享受。
設置懸念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一、標題法
就是利用標題設置疑問,制造懸念。例如《誰是最可愛的人》、《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這件事是誰干的》、《媽媽稱職不稱職》,看了這樣的標題,讀者就會急切地往下閱讀。
二、倒敘法
即把事情的結果或情節中最精彩的部分特意提到文章的開頭,使讀者產生一種追根溯源的欲望,然后再敘述事件的來龍去脈。采用倒敘的方法,能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產生懸念,更能引人入勝,同時也可以避免敘述的平板和結構的單調。如《背影》一文,讀了開篇,我們不禁要問:父親肯定有許多方面令作者不能忘懷,為何單單不忘父親的背影呢?這就給讀者造成懸念,吸引讀者到文中去找答案。再如《楊修之死》,作者先寫楊修猜解雞肋令,曹操以亂我軍心將之斬首,思賢若渴的曹操僅因這一事就會將聰穎過人的楊修處死嗎?還有何因?為解這一懸念,文章接著敘述了楊修平時的為人以及他惹來殺身之禍的原因。采用倒敘應從內容和形式的需要出發,千萬不可為倒敘而倒敘,當倒敘的部分敘述完畢回到順敘時要交代清楚,要有過渡句或過渡段銜接,否則,會使文章頭緒不清,脈絡不明,影響內容的表達。
三、插敘法
即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相關的內容,然后在適當的時機再接上原來的情節,如魯迅的《故鄉》,當寫到我回故鄉準備拜訪親戚本家時,情節突然中斷,插入一大段回憶少年閏土的文字,制造了懸念:我拜望親戚本家了嗎?閏土為什么很想見我一回面?讀完插敘的內容以后,我們不禁又要問:我心目中的少年英雄閏土現在怎樣了?我們見了面,閏土還會口若懸河,無話不談嗎?懸念一個接一個,一環扣一環,這樣一方面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另一方面可以使文勢曲折變化,跌宕起伏,讀來趣味橫生。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