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宋代)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
【釋義】長竿的頂端。比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學問、事業有很大的成就;佛教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
【歷史典故】
宋朝時期,長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號招賢大師。他佛學造詣高深,時常到各地去傳道講經。大師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動聽,聽的人總是會深受感染。
一天,招賢大師應邀到一座佛寺去講經。前來聽講的僧人雖然很多,但法堂內除了大師的聲音外,一片寂靜。大師講經完畢后,一名僧人站起來,向他行了一個禮,然后提了幾個問題,請求大師解答。大師還了禮,慢慢地回答他。那僧人聽到不懂處,又向大師提問,于是兩人一問一答,氣氛親切自然。他倆談論的是有關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內容。為了說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招賢大師當場拿出了一份偈帖。所謂偈帖,就是佛教中記載唱詞的本子。大師指著偈帖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道:“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思是:百丈的竹竿并不算高,尚需更進一步,十方世界才是真正的高峰。
【成長心語】
魯迅說過:“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人最強大的對手,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唯有超越自己,才能達到真正的進步與成功。“不滿足”是一種盼望,是一種追求,是一種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只有永不滿足,人類才能從低級走向高級,才能從原始社會山洞草棚為居、樹葉獸皮為衣的艱難困苦中擺脫出來,才能從過去的石制工具發展到今天的電子技術、太空航空。保持不滿足,即使已經達到了“百尺竿頭”,仍需要“更進一步”。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