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地作琵琶路作弦,哪個能彈!
棋盤從來不只是棋盤,黑白子里藏著大乾坤。總書記曾多次以下棋來說強國的道理,如“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眼中有星辰大海的弈棋人,胸中當有丘壑萬千,下棋需勇氣,更需要理性。
材料指出本手是基礎,妙手是創造,俗手卻是敗手。凡是忽視基礎,一味追求創造,那只是海市蜃樓,雖可贏一時,但也能敗全局,“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好高騖遠者和鼠目寸光者頂多下出俗手,難有真妙手。厚積薄發,妙手偶得。
下好本手,摒棄俗手,靜待妙手。孫武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孫臏則進一步強調:“形以應形,正也;無形而制形,奇也。”兵法如此,為人為政也當作如是觀。總書記多次強調中華民族是守正創新的民族,“有著守正創新的傳統”,號召我們“激發守正創新、奮勇向前的民族智慧”。
厚積薄發,妙手偶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為文當夯實寫作基礎,才能寫出妙手偶得的錦繡文章。君不見賈島“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君不見盧延讓“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君不見曹雪芹“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才寫就皇皇巨著《紅樓夢》,君不見雨果從開始構思到出版,嘔心瀝血了三十三年,才有《悲慘世界》。作家王朔說一不小心就寫出《飄》《紅樓夢》,那只是“玩的就是心跳”的調侃之語,沒有“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煎熬,王朔自己又怎么能寫出叫好賣座的好作品?
厚積薄發,妙手偶得。為人做事當厚積薄發,方可噴薄而出。蘇軾在《送張琥》告誡:“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吾告子止于此矣。”蘇軾曾年少輕狂,夸耀自己讀遍天下書,識盡人間字,后來他在高人的指點下修改對聯為“發憤讀遍天下書,立志識盡人間字”,終成千秋文豪。青年人正處于奮斗階段,當下好本手,磨礪翅膀,才有將來的“大鵬一日同風起”。
為政應守正創新,方能行穩致遠。守正創新是中華民族的智慧,守正是基礎,只有守正,創新才水到渠成。中華民族是注重創新的民族,《禮記》中就有“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但我們特別強調守正,因為守正是創新的基礎。東漢班固指出“君子獨處守正”,南朝范曄說“在位明察守正”,唐代柳宗元強調“守正為心”,這里就不一一列舉。總書記說“守正創新”是中國道路發展的動力之源,是中國理論發展的厚重底色,是中國制度發展的關鍵要素,是中國文化發展的重要經驗,作為繼往開來的青年一代,只有在守正創新中書寫歷史,才能贏得未來。
妙手是本手的升華,俗手是輕視本手的后果。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曾在巴黎集會,發表宣言:“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二十五個世紀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汲取孔子的智慧是守正的本手,從仁義禮智信中汲取和平與發展的智慧是創新的妙手,奇正相合,世界大同。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從反面告誡我們青年人:“當有一天,中國的年輕人已經不再相信他們老祖宗的教導和他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美國人就不戰而勝了……”如果我們不能守正,所謂的創新只能像文章開頭傳說中的作者解縉所說的那樣:“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不做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新一代青年人踔厲奮發,篤行本手而不怠,妙手順其自然來。少年負壯氣,當如蘇軾“發奮讀遍天下書”,將來奮烈自有時。謹記:厚積薄發,妙手偶得。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