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理有“本手”之平正,“妙手”之出奇,“俗手”之爛著,生活中同樣有遵循正道的從容,宕開新路的創舉,以及岔入迷途的不慎。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雖說他人,亦戒己也——只有篤志“學道”,“適道”,“立道”,方能在孜孜守正的同時通達權變,走出自己的康莊大道。
然而,世上總有人一心求快,不扎牢基礎,不學深學透,摒“本手”而不顧,滿腦都是“妙著”,自以為創造博大精深真妙法,實則滿手臭棋惹人笑。君不見多少“演員”不扎實演技,吃青春飯,最終無聊過一生;君不見多少公司不優化產品基礎設計,直奔“高精尖”,反落得華而不實名。凡此種種,皆不知守正、開新兩者的辯證關系,自然落人笑柄。
創新與守正互為表里,只有從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從前人的正確經驗中,找到正確的方法,反復運用熟練掌握,方能“造化存乎一心”。在一次又一次的實踐、否定、否定之否定中,找到了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這無往不利的法寶。試問,若非他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與方法論,堅持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何來一次次指揮、指導中的出神入化?“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此言得之。
那么,如何守正,又如何開新?我的回答是:一切皆以實際條件為轉移。主觀條件上,只有通過深入的學習與實踐,不斷磨礪自己的品格、能力,掌握了“正”,方能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在“有度可依”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客觀條件上,我們固然需要前面提到的“正”——正確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科學經驗,但現實世界變化萬千,只要依據實際情況做出最能放眼長遠而又盡量保證當下,最能有利全局同時也綜合考慮部分的決策,就是“妙著”。譬如淮海戰役中,在華野、中野一圍杜聿明、一圍黃維兵團,皆不能速勝的關鍵時刻,粟帥選擇將部分華野的精銳兵力調去支援缺槍少彈的中野,迅速解決了士氣、實力都要更弱的黃維兵團,將主動權牢抓手心,就是結合主客觀情況守正開新的光輝案例。
當然,在工作生活中,除了如何守正與開新,如何處理好守正、開新的度也是我們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一大課題。在學習生活中,我們固然要不斷學習創造優秀的學習方法,但與自己固有的學習方法的結合不能落下,進度上也不宜操之過急;在抗疫的過程中,固然要根據實際情況和已有科技不斷創新抗疫手段,但動態清零、聯防聯控的優越機制決不能丟棄。
“湯、禹儼而祗敬兮,周論道而莫差。”從古到今,“守正”、“開新”一直都是中華民族不懈的追求。讓我們學好“本手”,用好“妙手”,減少“俗手”,在守正開新中走向光明的未來!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