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說過“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永恒的選擇題。”以至于到最后,我們成為什么樣的人,可能不在于我們的能力,而在于我們的選擇選擇無處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海子的選擇;人不是生來被打敗的,是海明威的選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是司馬遷的選擇。莫言說每個平淡無奇的生命中都蘊藏著一座寶藏。只要肯挖掘,沿著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一絲暗示,也會挖掘出令自己驚訝不已的寶藏。
人這一生,要面臨無數次的選擇,小到今天我們吃點什么,大到在一些關鍵時刻的決策。就如美國女孩凱金斯,因從小佩戴助聽器被同學恥笑。在她最無助時,她的父親告誡她:“發現你的優勢且堅持做下去”。丟掉助聽器后,凱金斯發現自己擅長籃球。當她帶領校隊拿下冠軍時,她發現周圍的人不在嘲弄她反而友善的與她交往。這讓她意識到當初的選擇無比正確,正是這一選擇讓她如愿進入美國女籃。
艾倫特說:“發展成長最有力的原則在于人的選擇”。譬如我國古代的方仲永,年少時天賦異稟。本是可造之材,奈何他畫地為牢,止步不前最終泯然眾人矣。正如愛因斯坦所言:“天才和勤奮,我選擇勤奮。因為成就來源于勤奮”!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只有舍得,方能如愿以償。古希臘蘇格拉底的三個弟子曾向蘇格拉底探求-“如何找到理想的伴侶”?蘇格拉底不語,將他們帶到麥田里,規定選一個且只選一次最飽滿的麥穗。第一個弟子,剛步入麥田中便興高采烈得摘下了一個麥穗。可當他前進的越深就發現有數顆更大的麥穗,最終失望而歸。第二個弟子吸取了教訓,他一直在尋找最大的麥穗,忽略了數個飽滿的麥穗。最終直到終點他也沒有找到滿意的麥穗。第三個學生吸取了前兩人的教訓,當他走到三分之一時就把麥穗分為大、中、小三個標準。當他走到三分之二時,正好驗證了標準。走到最后三分之一時,他終于選取了心儀的麥穗滿載而歸。這個故事再次闡述了舍得的重要。
曹植曰:“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西漢名將霍去病一生屢立奇功。河西戰役勝利后,漢武帝賞賜給他一棟奢華住宅。而霍去病婉拒后更是發出:“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誠然,霍去病在個人榮華富貴與家國責任間毅然選擇后者,他能流芳百世也就不足為奇了。
人放棄捷徑通途,不是偏愛崎嶇彎折,而是為了通達成功之路;放棄安逸舒適,不是不愿享受生活,而是為了堅守自己的初心;放棄功名富貴,不是為了接受貧困苦寒,而是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選擇如此重要!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