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提出的“愛國三問”,當然,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列寧同志曾說過:“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情感。”愛國,在每一個時代都有著不同的內涵,但是無論社會如何發展,如何進步,愛國主義的內涵怎么升華,我們的愛國之心是永遠不會變的。
愛國主義是我們祖國優良的傳統美德。
愛國主義是當代人的基本素養。愛國情懷的形成是漫長的的過程,從遠古時代開始,先輩們已是用他們勤勞的雙手和靈活的頭腦,不斷摸索著祖國的環境、資源等,不斷地創造文化,積累文明。經過后人們代代相傳和不斷發展,最終形成了對祖國濃厚而赤誠的愛。在歷史長河中,面對外敵入侵,中國人民進行了英勇的抗爭。抗倭名將戚繼光,英勇抵抗倭寇,守衛國土;禁毒英雄林則徐,親毀鴉片,維護民族尊嚴,愛國愛民;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潛心專研,提升國力……“中國的脊梁“指的就是這些愛國人士,正是因為心懷國家,根深入骨子里頭的愛國情懷,才有了新中國的建立,才有中國現在的發展。
愛國是發展祖國的動力。
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愛國主義的內涵不斷地升華,就形成了我們現在所見所聞的愛國主義。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現代愛國主義的內在要求。愛國是建設祖國的來源。因為愛國根深于心,袁隆平才有了讓中國人“吃得飽“到”吃得好“的美好愿望;錢學森才有了不顧一切歸國發展的心愿。正因愛國,才有了迫切想讓香港回歸的強烈愿望,中英不計其數的交涉與談判,最終確定了香港回歸的時間。香港回歸的情節依然歷歷在目,當五星紅旗緩緩升起時,內心抑制不住的激動;想起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會時,臉上洋溢著自豪。正因愛國,才有這種想要統一祖國、建設祖國的強烈心愿。直到現在,重新回看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的閱兵儀式時,難以忍住自己的淚水,這種情不自禁,就是愛國主義的真情流露。
在新時代,愛國主義的內涵有以下幾點:一。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三。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分裂。四。繼承和發展祖國的優秀文化。愛國是要有感情基礎的,但是更需要的落實到實處的行動。我們這些當代的學生應該怎么做呢?
第一,我們應該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自己,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當代中國,愛家、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具有一致性。在黨的帶領下,全國人民奔向全面小康。我們這一代人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接班人,要擁護黨的領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實現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
第二,我們應該應該肩負起歷史的使命,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祖國夢想融入到個人理想當中去。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是建設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應該承擔起這個歷史重任,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第三,堅決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堅決捍衛領土主權,做到互不侵犯。堅決反對分裂,抵御外部勢力對內部的干預,反對“港獨”、“臺獨”等。中國的和平來之不易,我們要永遠跟執政黨站在同一戰線,遵紀守法,自覺與危害祖國統一的邪惡勢力作斗爭,應該心系祖國,時刻維護祖國利益和祖國統一。
第四,應該了解祖國的優秀文化,了解我國的國情,了解我國的發展情況,樹立強烈的民族榮譽感和歸屬感,認同感。家國情懷是我們每個人的精神寄托,在一定程度上,這種精神力量能轉換成物質力量,促使我們更好的發展。我們也要正確認識國家的歷史文化,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做到中西結合,為我所用,為傳統文化注入新活力,重放光彩。
每個時代愛國主義都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總是隨著時代不斷發展和進步而不斷豐富其內涵,但毋庸置疑的是,愛國主義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強大的動力,作為一種極為凝聚的力量,是從古至今的一脈相傳。這,是促進社會進步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這種濃厚的愛國情懷,是作為我們前進和發展的動力,正如習主席所說的:“中國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我們應用這愛國的激情去建設明天的中國。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