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知道我們吃的糧食都是從哪來的嗎?一首古詩《憫農》給了我們最直接的答案。“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告訴我們,飲水要思源,吃飯當節儉,粒粒盤中餐,皆是辛苦換。雖然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日益改善,但糧食的浪費卻越發嚴重。我們不能忘記糧食來之不易,更不能忘記勤儉節約的光榮傳統。親愛的同學們,我們每天好好吃飯,每天光盤,拒絕浪費,就是對糧食的最大尊重。你能做到嗎?
糧食作為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值得我們用心珍惜和對待。“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作為小學生的我們一定要節約糧食,從自身做起,從影響身邊人做起,繼承中華民族節儉的傳統美德。比如在學校午餐時要將“粒粒皆辛苦”牢記心中,真正實現“光盤”,外出就餐按量點餐,在家用餐時同父母一起盡量吃完不浪費。為了身體更加健康,我們還要做到粗細搭配、葷素搭配、主輔搭配、果蔬搭配,這樣才是飲食的“正確打開方式”,同時也是節約糧食的一種方式。
爺爺奶奶家有菜園的話,我們可動手種植一些農作物,去觸摸,感知生命的力量,親身感受糧食和蔬菜的來之不易。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幸福就在一粥一飯之間,美好就在一愛一惜之間。讓我們從節約糧食開始,感恩每一天,感恩每一份獲得!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