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和磨難,是體味苦難的一種過程。對青少年來,挫折能使他們產生消極情緒,厭倦生活,但也可以磨練其意志,成為成長過程中的一筆財富,使其走上成功之路。俗話說“自古英豪出貧賤,紈绔子弟少偉男”,順境中的人容易受迷惑,往往貪圖享受,不知道苦難為何物,而沒有志向,缺乏進取心,所以很難成材。
對挫折和磨難的耐受力與個人先天素質有關,但更多的是后天環境所造就的,它是一個人的'情感、個性、意志的結合體現。
歷經一次磨難,就會獲得一次再生的機會。逆境中的人,飽受挫折和磨難,他為了改變現狀,就要與命運和困難作斗爭,從中磨練了自己的心志。人生需要磨難,對于強者來說,磨難可以使其命運得到改善,獲得人生的價值和升華。
人沒有壓力不抬頭,沒有動力不奮進,既有壓力又有動力,才能發揮出超常的潛力,獲得成功。成功者往往比常人遭受更多的挫折和磨難,而沒有經歷挫折和磨難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一個小男孩發現草地上有一蛹,將它帶回了家。沒過幾天,蛹上出現了一道小裂縫,里面的蝴蝶掙扎了很長時間,身子仿佛被卡住了,遲遲出不來。天真善良的孩子看到蛹中蝴蝶痛苦掙扎的樣子,于心不忍。于是,他找了把剪刀,把卡住蝴蝶的蛹殼剪開了,蝴蝶輕松的脫殼而出。可是,因為這只蝴蝶沒有經過破蛹前必須經過的痛苦掙扎,所以出殼后,它的身軀臃腫,翅膀干癟,無法飛翔,不久就死了。
由此可見,如果不經歷挫折、痛苦和磨難,就不會茁壯健康的成長,磨難也是一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
同樣,孩子的心理發展也需要經歷挫折。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平時衣食無憂、生活安逸,這很容易使孩子產生害怕艱苦、貪圖安逸、無所作為、依靠父母的心理。
特別是有些家長,從小包辦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對家長產生了很強的依賴心理。心理依賴性越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就越低。
現在,心理承受力差、心理不健康的孩子為數不少,如:身心脆弱,心胸狹窄,害怕吃苦、遇難而退,稍受挫折就承受不了,經受不住艱苦生活的磨難等。心理承受能力低,就難以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挑戰。美國一位兒童心理專家說:“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沒有遭受挫折的孩子長大后,常常會因不適應復雜的社會而痛苦不堪。
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既需要成功的激勵,也離不開失敗的鞭策。所以,給孩子更大的生活空間,讓他們有失敗的機會,教會他們如何面對挫折,經歷苦難,這是對孩子的一種愛,也是使他們將來能創造生活,獲得成功的必修之課。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作文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作文網微信
ID:www_zuowen_com
關于我們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協議 | 投稿須知 | 問題反饋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9032638號-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www.jialita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